英國研究人員近來研發出新型口蹄疫疫苗,過去使用的疫苗製作時大多需要利用活體病毒,增加了病毒傳播的風險;而新型的疫苗則免除了此種風險,在製作時不需活體病毒,因此更安全,更便於保存和運輸。
根據英國《路透社》今日報導指出,不同於以往使用的「活體減毒疫苗」方式,發表於「PLoS病原體期刊」(PLOS Pathogens)的報告指出,這次由英國牛津、瑞汀大學等機構合作研發的疫苗,在對口蹄疫病毒之結構進行分析、精密模擬後,利用空的蛋白質外殼合成模擬病毒外層的結構,讓疫苗穩定性更高。
經實驗證明,由於此疫苗不用使用到活體病毒,因此除了成本降低、疫苗穩定性也更好,可以在攝氏56度的環境中至少維持2小時的穩定性,大大降低了疫苗儲存、運輸上的困難度及成本。
目前此疫苗已小規模的在牛隻身上試驗,效果十分良好,研究單位也將更進一步朝較大規模研究邁進,不過目前此疫苗仍在找合作廠商來上市,因此至少還需等6年左右的時間;這項新的疫苗製作方法,未來也可應用於小兒麻痺等好發於嬰幼兒的病症。
口蹄疫為一種人畜共通的傳染病,除了可感染豬之外,其他有蹄類動物,如牛、羊等身上也幾乎都可看到口蹄疫病毒的蹤跡。口蹄疫病毒在高溫90度C下可被消滅,故人類感染口蹄疫的機率並不大,但仍然有可能受感染。人類感染口蹄疫病毒之臨床症狀包括發燒、噁心、口腔內潰爛或出現小水泡等情形,與「手足口病」之臨床症狀極為類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