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的全国失智症盛行率调查发现,国内65岁以上老人,平均每20名就有1人罹患失智症,而让家属和照护者最感困扰的就是「迷路」和「走失」,担心失智长者一出门就回不了家。对此,台湾失智症协会提供几个小撇步做为参考。
掩饰性装置 预防失智老人外出迷路
台湾失智症协会秘书长汤丽玉表示,失智症长者因疾病造成认知功能受损,外出时经常发生迷失方向、忘记回家路途的情况。长者若有走失疑虑或曾经迷路经验者,家属或照顾者可善用以下方法,降低长者独自外出、走失的风险,甚至帮助茫然的长者尽快回到温暖的家。
住家门口装设掩饰性警示铃,或在门把吊挂铃铛,就像便利超商的门铃一样,遇到家人进出时会发出声音,藉以让照护者提高警觉,及时掌握失智长者的行踪,避免独自外出而增加走失的风险。
若是中度以上的失智长者,认知功能变差,此时可在门口装设窗帘掩饰,让长者误以为窗户,也就不会做「开门」的动作,减少外出的机会。
善用友善社区和守望相助的概念,事先告知社区管理员、住家附近的派出所员警、长者常去的店家和邻里长,让大家瞭解家中有失智患者,若发现其有独自外出的情况,可藉故留下聊天,且及时通知家属接回,以免走失。
找到回家的路 善用3科技防走失
除了上述方法,失智症协会建议家属也能利用「指纹捺印」、「爱心手炼」和「卫星定位」等方式,让失智症患者迷路时,可透过警方和社福单位协助,尽快找到回家的路。
【指纹捺印】
民众遇到迷路的失智者,多会就近送到附近警察局,若失智患者在警政系统有指纹建档资料,将能在最短时间内透过指纹辨识特征确认身份和居住地,进一步联络家人,因此建议家属或监护人若发现失智患者有走失之虞,可到各县市的指定警察局接受指纹捺印建档。
汤丽玉表示,若失智长者对到警察局「压手印」有排斥感,或认为「自己没犯罪,为什么要到警察局?」此时可透过团体活动,卸除患者防卫心,在便衣警察不着痕迹的协助下,完成指纹捺印的动作。此外,民众也可上网搜寻「自行指纹捺印」,下载自行捺印专用指纹卡,提交警政单位完成建档。
【爱心手炼】
不同于指纹捺印是向警察单位申请,爱心手炼的申请管道是「中华民国老人福利推动联盟—失踪老人协寻中心」或县市政府社会局。爱心手炼刻有24小时防走失的服务专线0800-056-789,只要告知服务人员手炼的编号,就能马上联络到患者家属,让患者在最短时间内接长者回家。不过,爱心手炼有外型粗犷、容易拔脱的缺点。
【卫星定位】
常见的个人卫星定位器有手表型、手机型和B.B. call型,失智长者外出时随身携带,家属就能透过卫星定位瞭解所在位置,也能让长者在迷路时发出紧急求援的需求。
不过,个人卫星定位器的申请流程复杂,首先需经医师诊断证明,领有身心障碍手册,再向各县市的辅具资源中心申请辅具评估,随后向所在地公所社会课申请核定,核定通过后需在6个月内完成购买卫星定位器。整个流程预估要1年,但依病症程度和家庭经济能力等因素综合考量,分别享有5千至1万元的补助。
汤丽玉提醒,使用卫星定位器的民众,家属不要忘记帮忙充电,且患者外出时务必携带,最好是和平常会带出门的东西放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