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署公布最新的癌症登記報告,大腸癌高居發生率第一位,醫師提醒,即使透過篩檢早期發現、早期進行根除性切除,術後飲食習慣仍須避免長期「高脂肪、低纖維」,研究顯示尤其紅肉比例達所有食物的80%以上,術後復發風險達3倍以上。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一般外科主任魏柏立表示,大腸癌與飲食習慣有密切相關性,吃多高脂肪的紅肉、甜食點心、醃漬食品,缺少含纖維質的新鮮蔬果、鈣質和維生素來保護,更糟的是即使已經罹患大腸癌,患者誤以為切除腫瘤就代表沒問題了,導致術後的飲食習慣仍重蹈覆轍,
美國曾進行5年追蹤發現,大腸癌患若不改變原本偏廢的飲食習慣,術後復發風險達3倍以上;若80%的食物都是紅肉,危險性最高。
魏柏立醫師指出,這樣的飲食比例乍聽很誇張,事實上不少人若常常吃雞排、燒烤,便當也是一大塊肉為主食,的確飲食都在吃紅肉。但是他強調,紅肉不是碰不得的食物,畢竟紅肉是最好的鐵質來源,因此術後飲食重點是均衡,且最好改變肉類的烹調方式,多以蒸、煮取代燒、烤、炸。
術後另一項避免復發的要素則是定期追蹤,魏柏立醫師表示,大腸癌患前2年須密集追蹤:每3個月要檢測癌症指數,半年要照超音波與胸部X光、每1年進行大腸鏡與電腦斷層檢查。
若追蹤結果良好,第3年起可拉長追蹤頻率,每半年再做癌症指數檢測、超音波與胸部X光,每1年進行電腦斷層檢查,魏柏立醫師表示,由於大腸癌患者很少原地復發,多半是轉移到肝、肺的復發,因此要持續對這些部位做影像檢查,大腸鏡則未必每年做。

高脂肪、低纖維飲食 大腸癌危險因子
每6分2秒增1人罹癌 大腸癌發生率最高
調查:北部都會熟男 大腸瘜肉好發族群
腹部脂肪為什麼難消除?追求「身形管理」局部精準雕塑成新趨勢
檢測脂蛋白(a),及早掌握心血管風險!創新皮下注射降膽固醇藥物新展望
咳、痰、喘?當心肺阻塞!醫揭: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預防及治療7大關鍵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89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