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21/11/9 下午 06:37:11

COVID-19超壞!營養師教你如何透過飲食「安內攘外」,提升免疫力

(關鍵字: 免疫力 , 病毒 , 戴口罩 , COVID-19 , 李佩蓉

讓世界瞬間靜止、聞名喪膽的COVID-19,主要影響呼吸系統,感染後的症狀從類似普通感冒、輕度流感到重症肺炎。可怕的是它會引起體內細胞激素風暴(cytokine storm,又稱免疫風暴),讓宿主發生免疫系統出現防禦過當行為。對人類而言是新的病毒,尚未有天然的免疫力能對抗,才會傳播得如此迅速。面對來勢洶洶的病毒,除了『攘外』的策略,包括:勤洗手、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等行為,大家更要『安內』提升自身的免疫力。

面對病毒,身體設有層層關卡,主動而且有效的防禦。首先是三合一的屏障,包括皮膚和粘膜層,胃腸道、呼吸道、泌尿生殖道(物理性),或胃部提供酸性的pH值環境(化學性),和皮膚和腸道中的共生生物、分泌物IgA和抗菌蛋白唾液和眼淚,以及補體系統(生物性),防止病原體進入身體。一旦病原體,突破障礙進入體內,則會啟動先天免疫細胞識別系統,如巨噬細胞、單核細胞和樹突細胞,識別出病原體後消除它,最後產生免疫記憶。接種疫苗就是免疫記憶的產生。然而隨著年齡增長,胸腺會減少製造初始T淋巴細胞(naive T lymphocytes),導致應付抗原的能力下降,稱為免疫衰老(Immunosenescence),這也是為什麼老人罹患COVID-19症狀會比較嚴重的原因之一。

避免病毒的傷害,強化免疫力是自我保護的基礎

『安內』三大招 樣樣不能拋

1、維持健康體位,別和病毒過不去

根據2009年H1N1甲型流感病毒大流行,研究發現肥胖者感染後,對抗病毒的反應力比較延遲和減弱,罹病後的恢復能力也比較差。針對COVID-19的病人,法國研究發現感染需要使用呼吸器治療的情況(重症),肥胖者顯著多於非肥胖者病人(85.7% vs 47.1%)。

健康體位:BMI 18.5~23.9(BMI計算公式:體重(公斤)/身高2(公尺2)

2、足夠的微量營養素,兵力充沛

免疫的反應需要細胞增殖,除了攝取足夠的熱量和蛋白質外,更應注意維生素和礦物質,它們也是代謝合成過程中重要的輔助因子。

健康情報區

健康情報區

擁有更多的健康知識以及專題報導

你是哪種族群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