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0月中旬,一名19歲女大生,因月經過期且下腹劇痛、心悸、頭暈、冒冷汗,在男朋友協同下掛急診,經婦產科醫師以超音波檢查後,發現子宮內掃描不到胚囊且左下側有一約4.06x3.7公分之囊腫,進一步檢查後證實患者罹患極為罕見的卵巢異位妊娠。
行政院衛生署立台南醫院婦產科主任蔡永隆表示,受精卵著床於子宮以外的地方時,就稱為「子宮外孕」或「異位妊娠」,其發生機率約為1/240。而根據受精卵著床位置不同,子宮外孕可以有幾種類型,最常見的是著床在輸卵管內的「輸卵管妊娠」,約占子宮外孕的98%以上,其他2%發生於輸卵管外部,包括卵巢妊娠、腹腔妊娠、子宮頸妊娠和子宮角妊娠等型態,其中卵巢異位妊娠的機率約僅有1/7000,臨床上相當罕見。
造成異位妊娠的原因包括骨盆腔發炎沾黏、骨盆腔脹氣腫大,以及子宮內膜異位症,導致卵子無法順利著床於子宮內部,必須「向外發展」。醫師表示,三項因素中,子宮內膜異位所引起的卵巢異位妊娠比例最高,女性朋友如果有服用事後避孕丸的習慣,子宮內膜中的銅離子含量就會不斷釋出,干擾卵子與精子的結合,不過一旦遇到「身強體壯」的精子與卵子結合成受精卵,可能因子宮內部的排斥而著床於子宮外部,其卵巢就是其落腳處之一。還有,裝置子宮避孕器也可能造成子宮內膜異位,導致子宮外孕。
蔡永隆醫師表示,該名罹患卵巢異位妊娠的女大生,因月經遲遲未到且出現劇烈腹痛,以超音波檢查子宮內部看不見受精卵的胚囊,但尿液妊娠的試驗卻呈陽性反應,進一步檢查後竟在卵巢左下側發現囊腫,而且從子宮直腸陷凹穿刺抽出約10c.c.未凝固之血液,因此研判應是子宮外孕併腹腔內大出血,必須立即手術治療。
醫師在施行腹腔鏡手術治療的過程中,意外發現該名患者並非一般常見之輸卵管異位妊娠,而是在左側卵巢內且已引起卵巢破裂大出血,故僅切除患部且儘量保留功能正常之卵巢組織,以利日後再懷孕及避免卵巢早衰症甚至發生早發性停經症。至於腹腔內的1600c.c.出血血塊,經過反覆抽吸、灌入生理食鹽水約2000 c.c.洗淨,甚至接引流管引出殘留惡水,患者終於在幾天後康復出院。
蔡永隆醫師提醒,一般月經過期(此處月經週期的計算自最近一次月經來潮的第一天起算)、下腹劇痛就要懷疑是否子宮外孕,應找婦產科醫師做超音波檢查。如果懷孕,平常約5~6周可掃描到胚囊,7~8周可掃描到胎兒心跳,若無則需再抽血檢驗β絨毛激素、做直腸子宮陷凹穿刺或子宮內膜刮除術,甚至腹腔鏡來確立診斷是否為異位妊娠。若在更早期異位妊娠小於3公分且尚未破裂,則可使用一種抗癌藥MTX(Methotrexate)注射治療,使其停止生長、慢慢萎縮終被自體吸收,成功率約8~9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