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气温持续攀升,在极端高温下,如果未能及时补充水分,会导致身体脱水与电解质失衡,提高心肌梗塞风险!高温下,人体若无法有效散热,体温会迅速升高,也会导致热衰竭及热中暑。台南市立医院心脏内科吴柏青… 详全文 >
-
夏日飙高温,容易造成食欲不振,此时想要减重窈窕,不少人尝试食用当季盛产的水果,取代正餐。网路上流传:「5公斤的梨子减重法,能在2周内快速瘦身」,但是,此讯息也受到网友的热烈讨论。专家指出,这… 详全文 >
-
各地连续飙高温,许多人都忍不住想消暑,而清凉的西瓜多汁鲜甜,也成为口袋名单。究竟夏天吃西瓜有什么健康好处?吃西瓜要注意什么?有哪些人不适合大快朵颐吃西瓜?吴明珠中医师表示,瓜类富含矿物质和维… 详全文 >
-
近来不断飙高温,频频传出热伤害病例,根据卫福部统计,自今年6月起至23日止,共计413人次热伤害就诊。联合国指出,地球正式进入「沸腾时代」,各地气温屡创新高,造成热伤害的机率大幅上升,台北慈… 详全文 >
-
今天6月21日是夏至,高温飙37度,全台像烤蕃薯!国民健康署提醒,容易发生热伤害的环境,包括:高温闷热的户外、空气不流通的室内,以及密闭的车内。并提供3招预防热伤害,以及5步骤的热伤害急救,… 详全文 >
-
中央气象署指出,今30日各地高温普遍为摄氏32至34度,南部近山区及东南部地区可能来到36度左右,东南部有焚风发生的机会,户外活动请多补充水分。天气炎热,三高患者如果未充分补充水分,恐危害血… 详全文 >
-
即使是不会煮菜的朋友,可能都听过这个小常识:初榨橄榄油适合拿来凉拌沙拉,煎炒炸等高温烹调最好还是用大豆沙拉油。 难道「特级」初榨橄榄油娇滴滴不耐高温吗?还是其中有什么迷思误解?油品的发烟点与… 详全文 >
-
好热啊!夏天已飙出40度C的高温,心脏怦怦跳!酷热天气是心血管疾病好发季节,国泰健检心脏内科陈中和医师也指出,研究发现,气温32度C以上,脑中风机率增加66%,夏日护心5大招式包括:注意饮食… 详全文 >
-
在全球暖化势不可挡的潮流之下,近年来台湾的高温与极端高温天数持续增高。高温加上高湿度,对人体的影响不容小觑。台湾民众因热急症而挂急诊的人数也节节攀升。 详全文 >
-
根据卫生福利部统计,每年的6至7月是民众因为热伤害而就医的高峰期,其中以热衰竭为主,其次为热中暑。且值得注意的是,任何人都有可能会发生热伤害,尤其6大高危险族群,包括:婴幼童、65岁以上的长… 详全文 >
-
高温来临,随着夏天即将到来,大家无不希望能够藉着高温来帮助消灭武汉肺炎病毒(COVID-19),让病毒活性、流行性降低,但国内专家学者又是怎么看呢?中央流行疫情指挥中心张上淳专家谘询小组召集… 详全文 >
-
除了因为气候暖化之外,「独居者增加」或许也是一个原因。人不只在户外会中暑,也有许多中暑案例发生在室内。而且麻烦的是,还有不少中暑是发生在晚上睡觉的时候。若是白天在户外因中暑而昏倒,会有周围的… 详全文 >
-
夏日高温对人体所造成的伤害,比你想像的还要严重,因此,外出千万要注意预防中暑,同时,留意中暑的征兆,感觉不舒服时,可别硬ㄍㄧㄥ,避免热出问题来!特别是孩子,比大人更容易中暑,千万别让孩子置身… 详全文 >
-
本期ILSI Taiwan专栏邀请台湾大学食品科技研究所叶安义特聘教授撰文,从丙烯醯胺的毒性与其暴露风险谈起,探讨影响丙烯醯胺于食品中含量高低的三大因素与形成机制,并以国内调查资料为依据,整… 详全文 >
-
有着轻巧、不易破裂特性的宝特瓶,常有不少人喜爱将其清洗后,反覆装水、泡茶使用,就是希望能藉此发挥省钱及环保目的。但也有不少人担忧宝特瓶使用不当,恐不慎将塑化剂吃下肚。究竟宝特瓶反覆使用可不可… 详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