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腎臟結石是國人常見的疾病之一,常伴著隨腰腹疼痛、血尿和尿路感染。新光醫院泌尿科何承勳主任表示,腎臟結石治療的方式依照結石大小、位置及症狀之嚴重程度來決定,軟式輸尿管鏡是一條細長、有彈性、前端… 詳全文 >
-
籃球明星林書豪因長期受到足底筋膜炎所苦,因此選擇接受靜脈雷射治療,以期加速康復。卻涉及到世界運動反禁藥組織(WADA)的禁藥規範,導致被禁賽5場及罰款15萬元。如果時間倒轉,他有哪些合適的治… 詳全文 >
-
早上起床一踩到地,就感到腳痛到爆,必需一段時間後才較爲緩解…,小心是足底筋膜炎發作!有許多足底筋膜炎的高風險族群要小心,包括需要長時間一直站立或走路的職業,例如百貨公司的櫃姐、老師、運動員等… 詳全文 >
-
足底筋膜炎好發於四十歲以上需要長期站立行走或運動量過大的人,例如老師、農人、護士或是運動員等。因為反覆性、長期性的足底筋膜緊張,引起累積性的傷害造成慢性發炎及退化。特別是早晨起床之後,足踏地… 詳全文 >
-
輸尿管結石有的比較頑強,不但使用體外震波「震不碎」,還會移動至腎臟內部而「夾不出」。輸尿管結石反覆作怪,常令患者痛不欲生。光田綜合醫院泌尿科丁原田醫師表示,介在腎臟與輸尿管之間,石頭容易在兩… 詳全文 >
-
早晨起床之後,足踏地時產生劇痛,持續活動一陣後,慢慢的就改善了。小心是足底筋膜炎找上門!國泰醫院暨內湖國泰診所骨科鄧修國醫師表示,足底筋膜炎現在多了一項治療方法,即體外震波治療。震波就是刺激… 詳全文 >
-
今年59歲的陳小姐,因右肩疼痛,手往上舉會抬不高,尤其是特定動作如伸手拿東西會痛,內衣扣子扣不太到,夜晚睡覺會痛醒,就醫後確診為旋轉肌鈣化性肌腱炎,選擇接受體外震波治療並搭配個人化的復健運動… 詳全文 >
-
腎結石可能變成腎臟鹿角狀結石,多是因長期尿路感染造成。鹿角狀結石常見有血尿、腰痛、排尿疼痛、噁心等症狀,針對鹿角狀結石的正規治療方式有三種,而依健保規定0.5-2.5公分的腎結石,可以透過體… 詳全文 >
-
大拇指卡卡、手腕痠痛,小心「媽媽手」上身。物理治療師王俊介指出,俗稱「媽媽手」的手部「狹窄性腱鞘炎」,並不是只有媽媽才會得到的疾病,凡是手部需要經常做出重複性動作的人,就有可能得到,若輕忽就… 詳全文 >
-
瘋狂打電玩、抓寶可夢,小心引起有「滑鼠手」之稱的「腕隧道症候群」後遺症!三軍總醫院復健部吳永燦醫師表示,患者可能會出現大拇指、食指和中指產生麻刺感和疼痛感,嚴重者手腕處被輕輕一碰,便會像被電… 詳全文 >
-
攝護腺癌是男性的癌症殺手之一,許多患者經過手術之後,擔心會引起「不舉」,根據臨床發現,大約有7成的攝護腺癌患者在術後3個月有一半以上有勃起功能障礙的情形。新光醫院外科部部長、泌尿科黃一勝醫師… 詳全文 >
-
暑假來臨,同時也正值考季,許多學生宅在家裡上網,或是經常久坐熬夜K書,新光醫院復健科陳文玲醫師表示,復健科門診發現,青少年罹患肌筋膜炎比例有明顯增多,特別是有些國中生準備會考,常因坐姿不良、… 詳全文 >
-
罹患「媽媽手」的人,雙手拇指側、手腕,無論是擠奶、抱小孩、洗衣服、擰毛巾,只要一個小動作,都可能產生嚴重的劇痛。骨科醫師翁佩韋表示,所謂「媽媽手」是指「外展拇指長肌」和「伸拇指短肌」肌腱腱鞘…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