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遇到情傷、夫妻吵架還有養兒育女的煩惱等問題時,要是有個人可以聽自己傾訴,心情會變輕鬆許多。而照顧病人也一樣,要是能說:「我有這種狀況!」不曉得心靈能得到多少慰藉。如果可以,儘量希望對方也是正… 詳全文 >
-
職能治療是一門多元的醫療專業與重要性,在2020年,除了積極致力於在多元健康醫療服務外,更積極努力修法與擴大職能治療涵蓋領域,包括:醫院職能治療人力提升、職業安全衛生、在宅醫療服務、災難心理… 詳全文 >
-
21世紀的臺灣面臨著高齡化社會的考驗,失能與失智人口日益漸增,因此長期照顧的需求也隨之增加。衛福部提出長照2.0政策,將原有51.1萬服務對象擴大到73.8萬人,原有8項服務項目增加到17項… 詳全文 >
-
很多單身的姊妹是基於這個理論而受託照顧父母。我想正是因為如此,才一直遇不到有單身姊妹的兒子照顧者。 但是,假使手足之間是依照這個理論分工照顧父母,單身姊妹的經濟來源就必須持續依靠兄弟,而且… 詳全文 >
-
兒子照顧的「現況」從統計資料可以看出的趨勢,本書如何定義「兒子照顧」。我在書中為兒子照顧下的定義,是「實質上最常照料需要照顧的父母的人是兒子」。就是指在家人當中,兒子最常「動手」照顧父母。 詳全文 >
-
「我覺得,在長照裡不是只有日常生活的照顧,而是怎麼去重建他的心理靈性的那一個部分。」瑞萱主任強調:「所以幫病人能現身在陽光下,感受周遭的生意盎然,朝氣般蓬勃的這種活力,是會群聚感染的。」 詳全文 >
-
台灣人在終老之前,平均需要7-9年的長期照顧,也就是日常生活無法自我打理,食衣住行都需要別人照料,甚至是全身病痛、心靈受創,所以雖然壽命延長了,卻可能只是臥病在床!因此政府應大力推行長期照護… 詳全文 >
-
阿金嬤,89歲,先生、長女皆已過世,她有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失智、關節退化…,生活自理方面阿金嬤全沒辦法了,不論是進食、移位、如廁、洗澡,平地走路,上下樓梯完全都要靠人幫忙。她雖領有身障… 詳全文 >
-
衛生福利部陳時中部長表示,衛福部從106年起推動「預防及延緩失能照護計畫」,建立以鄰近的社區為基礎之預防及延緩失能照護服務體系,除了方便長者們前往外,更透過實際的參與以維持及增進失能長者之生… 詳全文 >
-
幫父親沐浴真的很辛苦。自從腦梗塞病倒後,父親的站、坐及步行都變得不方便,沒辦法自己一個人沐浴。因為沐浴的次數減少了,所以我每天都替他擦拭身體,可是父親還是覺得泡澡的時候比較舒服。請問我是不是… 詳全文 >
-
中華民國職能治療師公會全國聯合會與臺灣職能治療學會、高雄市職能治療師公會合作,於日前在高雄展覽館共同參加「2018亞洲樂齡智慧生活展」。中華民國職能治療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張自強表示,大會… 詳全文 >
-
「我母親在孩子念幼兒園時罹患了失智症,三不五時就打電話來。如果只打我的手機也就算了,她竟然還打到我公司來……。因為我才剛請了育嬰假,實在不好意思跟大家說自己的情況。我也累得無法兼顧育兒與工作… 詳全文 >
-
「調查員最近會來評估情況,可是我父親的症狀時好時壞。父親經診斷罹患了失智症,可是他一見到陌生人就會突然回神,我很擔心不能讓調查員了解實際狀況。」 詳全文 >
-
進入50+世代後,一位醫生朋友耳提面命―60歲∼70歲是個重要的門檻,所有年輕時的身體疲累、精神負荷在退休之際會陸續顯現。親眼見到一些老同學、老朋友、老鄰居在60+的年齡,不是進出醫院就是魂… 詳全文 >
-
在長照機構或是團體家屋中,請照護人員思考「某特定入住者喜歡的事」,並且和其他人員共享,再將其運用在照護計畫中── 這種模式實際上少之又少。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