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统计指出,国内的气喘儿推估达19万名,国民健康局呼吁,即使表面症状稳定,但患者气管内可能仍在发炎,仍应定期回诊追踪。此外,平时要避免接触诱发气喘的危险因子,其中儿童虽然鲜少抽菸,但家中大… 详全文 >
-
为保障师生免于进出学校时遭受二手菸害,实践大学自3月1日起,经北市卫生局公告3个校门口周边人行道为「无菸人行道」,是全国大专院校的首例,未来违规在此吸菸者,将可处2千元至1万元罚锾。 详全文 >
-
董氏基金会指出,世界卫生组织(WHO)早在2008年就发表声明,电子菸没有经过严格科学测试,其中还混合多种化学物质,因此毒性可能很高,提醒电子菸无法被证明安全或能戒菸。 详全文 >
-
肺癌多年来高居国内癌症死因前两位,过去的宣导观念着重在戒菸,医师表示,不吸菸以预防肺癌是正确的观念,然而致癌的危险因子不仅于此,不少其实跟吸菸没有直接关联,目前已知有4大类高危险群,更应透过… 详全文 >
-
吸菸有碍健康,虽然政府大力推动「无菸环境」,呼吁民众远离菸害,但菸品销售量却是逐年增加,吸菸人口并未大幅减少。根据国家卫生研究院的一项最新调查发现,在国内戒菸的人口中,高达8成是透过家人,或… 详全文 >
-
女性年过半百,除了面临更年期的不适,还可能伤「心」!卫生署国民健康局调查显示,超过半数50岁以上女性有腹部肥胖现象,加上二手菸害的暴露,都会让这些中年女性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详全文 >
-
吸菸团体否定涨菸捐的「以价制量」手段,抨击是欺负成瘾的穷人,反菸团体董氏基金会回应,台湾菸品与国际相比的确过于便宜,无法降低青少年的吸菸率,更指出若老菸枪认同菸瘾很难戒,为什么不支持打造无菸… 详全文 >
-
国人吸菸率降幅呈现停滞,卫生署拟祭出「以价制量」的手段,那就是调涨菸品健康捐,不排除比照前一次的调幅,一口气再调高20元,不过确切的涨幅与调涨时间点,将与财政部审慎评估,依法报请行政院核定,… 详全文 >
-
青少年在暑假期间,因频繁交友,容易接触到菸品,依据卫生署国民健康局2010年「大专校院学生及教职员吸菸行为调查」结果发现,7.6%大专学生有吸菸行为,另国中吸菸学生在10岁以前第一次吸菸者占… 详全文 >
-
吸菸不只危害健康,也可能危及人际关系,董氏基金会今天发表一项校园调查,45%学生表示遇到吸菸者,会选择保持距离或绕道而行。 详全文 >
-
雪山隧道出现通车以来最严重的火烧车事故,不少人因火场浓烟产生吸入性呛伤,医师表示这种急性的吸入性呛伤,只要不伤及细小的支气管,也就是没有出现喘不过气的情形,对于气管的伤害多半不会留下后遗症,… 详全文 >
-
菸害对宝宝的影响,早从胚胎形成的那一刻开始!卫生署国民健康局公布一份长期追踪调查结果,相较于不吸菸的妈妈,若怀孕前及怀孕期间都有吸菸的妈妈,婴儿出生时体重过轻的风险达2.3倍,恐影响孩子的生… 详全文 >
-
国民健康局公布最新的「青少年学生吸菸行为调查」,国中学生和高中职学生的吸菸率各为7.3%和14.7%,略比前几次调查低,不过进一步分析,发现零用钱与吸菸率呈正相关,每月零用钱超过4500元的… 详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