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防大腸癌上身,不要放縱瘜肉!大腸瘜肉中依病理組織可分為:增生性瘜肉及腺瘤性瘜肉,增生性瘜肉目前並沒有證據顯示會癌化;但是腺瘤性瘜肉則容易有惡性、癌變的風險。烏日林新醫院胃腸肝膽科林裕鈞醫師指… 詳全文 >
-
大腸癌罹患率高,罹患人次已連11年位居十大癌症前兩名,在確定診斷大腸癌後,大多數患者與家屬掛心術後是否能夠儘快恢復。針對此議題,國內許多醫院都引入了國際上知名的「術後加速康復(簡稱ERAS)… 詳全文 >
-
根據衛生福利部110年癌症登記報告,大腸癌發生率由第一位退居位第二位,僅次於人肺癌,不過每年大約仍有約16,000人罹患大腸癌,並且有6,000多人因此喪命。涂育維中醫師表示,中醫治療大腸癌… 詳全文 >
-
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癌症登記報告,大腸直腸癌發生人數曾連續15年佔所有癌症的第一位,每年新診斷的大腸直腸癌病例數約1萬5千例。國泰綜合醫院暨內湖國泰診所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陳雨農表示,右… 詳全文 >
-
根據國民健康署110年最新癌症登記資料顯示,大腸癌為10大癌症發生人數第二名,新診斷個案有1萬6,238人。研究顯示,篩檢結果為陽性者,罹患大腸癌風險較一般族群高20至30倍,若超過6個月未… 詳全文 >
-
大腸癌長達10多年位居癌症發生人數的第一名,據108年資料顯示,罹患大腸癌的患者為1萬7302人,平均每天47人罹患大腸癌。其中愛吃燒烤與紅肉皆為危險因子。亞東醫院家庭醫學部鄭雅心醫師表示,… 詳全文 >
-
大腸癌是發生在大腸的惡性腫瘤,長達十多年,大腸癌位居癌症發生人數的第一位,根據108年癌症登記資料顯示,大腸癌發生人數為17,302人,平均每天有47人罹患大腸癌。國民健康署提醒,掌握「二多… 詳全文 >
-
隨著我國民眾飲食習慣的改變,除了特定節日外,平常也可見到許多人吃烤肉,但近年來的研究已證實,在高溫燒烤下的紅肉會產生雜環胺,在高溫燒烤下的動物油脂及沾醬的油會產生多環芳烴,均會增加大腸癌的風… 詳全文 >
-
根據衛福部統計,自民國95年起大腸癌居全國癌症發生數第1位,每年約有1萬多人診斷大腸癌,並有超過5千人因大腸癌死亡。因此,如何及早揪出癌蹤、早期治療非常重要!台北市政府衛生局提醒,年齡50歲… 詳全文 >
-
對於治療後又容易復發的第三期大腸癌患者,目前治療成效已經有突破,以標準針劑輔助性化療之後,再接續口服藥物治療1年,能降低腫瘤復發率,並提升存活率。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王照元副院長表示… 詳全文 >
-
「醫師,我可以不要做大腸鏡檢查嗎?」許多人都視大腸鏡檢查為畏途,擔心疼痛不適,誤以為只要「接受糞便篩檢」就沒有問題了。事實不然,在台灣每20∼30人糞便潛血檢查陽性者中,就有一個是大腸癌,兩… 詳全文 >
-
國健署最新公布103年癌症登記報告,大腸癌第9年再度蟬聯國人癌症發生率第一,目前國健署提供50歲至74歲國民「糞便潛血檢查」,可篩出早期大腸癌降低死亡率,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副院長梁程超醫師呼籲… 詳全文 >
-
大腸癌是無聲殺手,症狀一旦發生往往都是令人心碎的悲劇!隨著國人飲食西化、攝取過多紅肉、油脂、抽菸、缺少運動等不良習慣,大腸癌已連續20年蟬聯國人癌症發生率的榜首。根據最新癌症登記報告指出,5… 詳全文 >
-
長期吃素也可以罹患大腸癌!彰濱秀傳紀念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王俊偉表示,大腸腫瘤從長出來到出現症狀,需要5到10年的時間,一旦出現血便、排便習慣改變等明顯症狀,往往已經是大腸癌末期。所以一經… 詳全文 >
-
藝人余天、李亞萍的二女兒余苑綺,因血便症狀,就醫檢查確診為直腸癌。國民健康署表示,大腸直腸癌初期沒有明顯症狀,民眾常等到解血便才就醫,往往為時已晚,呼籲民眾打破「有症狀再檢查」的舊思維,「嘸…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