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医师,我要跟你坦承,后半年我只吃了一半的药,因为大家都说吃西药伤身,不知道怎么没吃药会变成这么严重…」罹患慢性骨髓性白血病,躺在病床上的刘小姐(化名),虚弱的道出治疗团队一直以来的疑虑。 详全文 >
-
台湾肺癌病例每年新增一万例,其中多数为肺腺癌。由于早期发现不易,不少肺癌病人发现时已是晚期,死亡率居高不下。不过晚期治疗的标靶、化疗药物选择愈来愈多,透过基因检测可找出适宜个人的治疗方式,不… 详全文 >
-
癌症希望基金会理事长、基隆长庚癌症中心主任王正旭医师指出,统计显示,国内平均每年约有3000多淋巴癌新增病例,更分别占据男女10大癌症死因的第9名与第10名。医师提醒民众,如果出现「烧肿痒汗… 详全文 >
-
万芳医院血液肿瘤科专任主治医师刘兴璟在门诊接触过数以千计的罹癌患者,也与这一些患者共同面对「生与死」的人生课题;令他最感欣慰的是,当许多患者乍闻罹癌出现悲观的念头,不再对人生抱持希望,似乎只… 详全文 >
-
台中荣总乳房医学中心团队与中区多家医院共同举办「骨动人生 乳癌病友座谈会」,邀请多位乳房外科医师专家共襄盛举,包括中国医药大学附设医院乳房医学中心王惠畅顾问、刘良智主任、卫生福利部丰原医院乳… 详全文 >
-
卫生福利部双和医院血液肿瘤科主任赵祖怡医师表示,肺癌在国内发生率排名仅第3,死亡率却高居恶性肿瘤第1位。晚期肺癌患者在未积极治疗之下,其存活期大约为半年至1年,如何有效降低肺癌死亡人数,延长… 详全文 >
-
大肠直肠癌发生率,连续6年蝉连国内10大癌症首位,平均每37分钟就有1人罹患,平均10万人中就有44名患者,俨然是全民公敌。台北荣总肿瘤医学部药物放射治疗科主任赵毅医师指出,晚期转移性大肠直… 详全文 >
-
多年前「美女医师」翁雯柔不敌肺腺癌病魔纠缠而离开了人世,令人开始重视肺腺癌的致命威胁。如今晚期肺腺癌已经有标靶治疗,针对表皮生长因子(EGFR)基因有变异的病人,目前已发展多种可用于一线治疗… 详全文 >
-
三军总医院皮肤部主治医师陈振丰表示,癌症患者使用标靶药物及化疗药治疗,普遍都有红肿、干痒与黑色素沈淀等皮肤问题。而目前使用的肿瘤标靶治疗药物中,常常引起皮肤反应的药物主要包括:表皮生长因子受… 详全文 >
-
根据最新统计,台湾每年新增约200名的慢性骨髓性白血病患者,因为病患特定染色体的错误易位,使白血球不正常增生而造成。过去这样的疾病,以骨髓移植为治疗的首选,然而自10年前标靶药物上市后, 详全文 >
-
高雄医学大学附设医院胸腔内科黄明贤教授表示,即使肺腺癌脑转移,也不要轻言放弃!许多肺腺癌患者听到癌细胞已转移至脑部,往往因为害怕、恐惧而放弃治疗,其实肺腺癌脑转移并不罕见,大约每3到4人就有… 详全文 >
-
日前,北部一位大学教授出现说话颠三倒四,类似失智症状,门诊检查发现一颗脑瘤,仔细观察发现,教授一开始是讲话时常不自主讲叠字,且嘴角抖动、记忆力严重变差,原以为是小中风,后才意外发现为晚期肺癌… 详全文 >
-
临床观察发现,受惠于治疗技术及药物进步,国内转移性大肠直肠癌10年来存活率已有大幅提升,有治疗就有机会活得更久、活得更好,若因害怕副作用而不治疗,等同自我放弃,非常可惜。台中荣总大肠直肠外科… 详全文 >
-
高雄医学大学附设医院内科黄明贤教授表示,在拟定晚期肺癌治疗方针时,通常会依患者的体能状况及基因检测结果,在一开始就选择最符合病人需求的药物;其中,若检测为EGFR(表皮生长因子接受体)基因突… 详全文 >
-
台北市联合医院仁爱院区消化内科主任陈冠仰医师表示,肝癌标靶治疗药物除了可延长存活期,更可降低死亡风险,并相对提升患者的生活品质。肝脏病变三部曲-肝炎、肝硬化、肝癌,因此预防肝炎、肝硬化,应可… 详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