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中小嬰兒若進食不易、體重上升速度緩慢,家長可別掉以輕心。羅東博愛醫院日前收治兩名有上述症狀的未足歲嬰兒,檢查發現皆罹患先天性心臟病─開放性動脈導管,經緊急手術治療後,預後良好順利出院,迎接… 詳全文 >
-
對於雙眼全盲的楊紫羚來說,失去用來上網、看電視、打電動的權利,卻讓她更能靜下心來閱讀,不過她的「閱讀」是用聽錄音帶、摸點字的方式,暑假2個月讀完435本書,也獲得「全國視障學生閱讀競賽」國小… 詳全文 >
-
每1年在台灣約有2萬多名的早產兒出生,原本胎兒在母親子宮內,藉由「動脈導管」讓體肺循環相通,但早產的寶寶來不及喊「等一下」,應該在足月後關閉的「動脈導管」卻因為提早降臨人世,產生「開放性動脈… 詳全文 >
-
高醫附醫新生兒科主任楊生湳,當年就是第28周就出生、體重僅1千公克的早產兒,雖然學習力來得比一般小朋友慢,但他憑著更多的努力,加上愛運動刺激神經再生,順利當上醫師、成為教授,他笑說:「早產兒… 詳全文 >
-
財團法人台灣早產兒基金會將於11月17日世界早產兒日舉辦早產兒說故事比賽,比賽報名時間即日起至11月07日截止,民眾可上「早產兒基金會」臉書粉絲團下載報名表,活動獎金最高一萬元,並加碼贈送市… 詳全文 >
-
細支氣管炎好發於年紀小的幼兒,通常是一歲以內,但也有五、六個月大的寶寶即出現此症狀。蕭建洲主任指出:「細支氣管炎也會引起喘鳴。」也許寶寶剛開始只是發燒,慢慢開始呼吸急促,甚至還可能呼吸次數一… 詳全文 >
-
早產兒出生時只有巴掌大,必須住院養到一定體重以及生理狀況穩定,才能讓父母帶回家照顧,醫師提醒早產兒由於氣管軟、呼吸道成熟度不足,容易吃不好,哭鬧情形也比較嚴重,照顧要領包括少量多餐、勤於排嗝… 詳全文 >
-
早產兒約占新生兒比例的10%,為早產兒家庭加油的「小腳ㄚ攝影展」今11日起在立法院開跑,立法院長王金平表示,早產兒雖然先天發育不夠健全,但仍然是一塊好材料,需要用心、用醫療協助他們克服欠缺之… 詳全文 >
-
為關懷早產兒及其家屬,高雄長庚特舉辦本活動,期許透過活動建立醫療團隊互動之管道,提供早產兒及家長相關衛教知識及照顧技巧,促進交流與彼此分享,並邀請新生兒科歐陽美珍醫師說明早產兒腸胃道問題與處… 詳全文 >
-
台灣早產兒基金會發起「小腳ㄚ加油!」攝影展-FB照片徵選活動,得獎名單日前公布,其中一張由護理人員捧著僅700公克的小腳ㄚ,拿下第一名。 詳全文 >
-
本身就是早產高危險群的日本媳婦飯田香,懷孕16週時突然羊膜破水,經醫院緊急安胎後,懷孕期間又因相同問題陸續住進醫院共3次,直到懷孕第32週時出現第5次破水,情況危急下,才讓婦產科醫師決定提早… 詳全文 >
-
今年年1歲11個月的謝承恩小妹妹,因媽媽懷她時患有妊娠毒血症,不得已之下,只好提早出生,因此僅在媽媽腹中待了第28週又4天,出生時的體重僅有915公克,讓媽媽擔心會患有早產兒併發症。不過,經… 詳全文 >
-
體重不到1千公克的早產兒體型嬌小,市面上購得最小的尿布,穿在他們身上也像穿布袋一樣鬆垮,除了可能造成尿液與糞便滲漏,也會影響嬰兒的腿型,台北榮總護理部改用衛生棉或護墊替代,再包上親手縫製的不… 詳全文 >
-
根據早產兒基金會統計,國內早產兒比例約為8%~10%,平均每年有近2萬名早產兒呱呱墜地。99年出生時體重僅有480公克的「巴掌仙子」玨縈(原名筱芸)已經快2歲囉!其艱辛的成長過程中,總讓原本… 詳全文 >
-
心臟外科醫師蔡孝恩解釋,動脈導管對於未出生的胎兒很重要,因為胎兒在母親子宮內需要仰賴母親的血液循環,並藉由動脈導管讓嬰兒體內的體肺循環相通。通常在出生開始自主呼吸後,動脈導管會在出生後2~3…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