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母親節即將到來,關心媽媽的健康從「齒」開始。尤其常聽人說:「生一個孩子,掉一顆牙」是真的嗎?根據一項「國人牙齒概況與衛教認知」調查發現,受試40-49歲女性有60.3%表示蛀牙是牙齒最大問題… 詳全文 >
-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5)日表示,昨(14)日調整COVID-19確定病例輕重症分流收治條件,醫院收治中重症、高齡(70歲以上)、血液透析、懷孕36週以上確診者;有關媒體報導部分專業人士… 詳全文 >
-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4)日表示,為擴大醫療應變量能,強化輕重症分流,以確保醫療量能及確定病例即時獲得醫療照護,即日起調整COVID-19確定病例輕重症分流收治條件,說明如下:未滿65歲… 詳全文 >
-
國內不孕家庭從備孕、治療到順利懷孕,竟要花費高達6年的時光,超乎想像!根據台灣首份不孕症夫妻調查發現,國人有三大「育齡」錯誤認知與行為,難怪受孕時間遭拖延,超過WHO標準值2倍!中華民國生育… 詳全文 >
-
3C產品,對眼睛會帶來傷害,最常見的是造成眼睛疲勞、乾眼症、黃斑部病變、早發型白內障與老花眼等,而保護黃斑部不可缺少的是葉黃素,但是根據調查,僅約1/4女性上班族達到每日6mg葉黃素建議量。… 詳全文 >
-
大部分人聽到「胎教」這兩個字,都會把它和音樂劃上等號,但其實胎教包含了許多層面。針對懷孕的不同階段提供促進胎兒成長發育的方法,讓媽咪從孕期開始和孩子培養感情、幫助寶貝頭好壯壯!奇美醫院婦產部… 詳全文 >
-
由於體內荷爾蒙與身型的改變,使得孕媽咪在懷孕的這段日子,難免會飽嘗各式各樣的疼痛,有的痛一下就過去,並不是經常發生,也許稍加休息就沒事了;有的痛可能三不五時就出現,有的則不得已需要吃如普拿疼… 詳全文 >
-
懷孕禁忌多?在華人健康網《5914呼叫醫師》服務中,就有網友發問:「懷孕不可以有性行為,不然可能流產,真的嗎?」、「孕期性行為不需要避孕,還要戴套嗎?」上述問題,是不少夫妻間常有的疑惑!究竟… 詳全文 >
-
歷經洗腎、換腎,仍然可以成功懷孕一圓求子夢!林口長庚醫院婦產部生殖內分泌科主任吳憲銘醫師表示,腎臟在懷孕的過程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腎臟功能的好壞,是決定能否順利生產的關鍵,而腎臟移植的病人是… 詳全文 >
-
在懷孕期間,若母體或胎兒存在不利於懷胎及生產,以至於對健康產生影響的情況,都屬於「高危險妊娠」,當中又涵蓋母體本身已有的疾病、懷孕後產生的併發症,以及胎兒發育相關的因素,以下8項皆為較常見的… 詳全文 >
-
懷孕卻不幸流產的婦女會問:「為什麼寶寶保不住?是懷孕壓力太大造成的嗎?」中醫師周宗翰表示,「習慣性流產」的婦女排除子宮結構與基因的問題,通常內分泌與免疫的調節絕對是關鍵,不管是甲狀腺亢進或是… 詳全文 >
-
人的一生,難免會經歷「失去」,小時候可能會遺失心愛的娃娃、鉛筆,長大後可能會與戀人分手、與好友決裂。網紅「那對夫妻」從2019年懷上二胎、流產到今年3月再度懷孕,Kim和Nico終於盼到孩子… 詳全文 >
-
高齡不孕天天食補、補充保健品調體質,就能求子成功嗎?臺北婦產科診所婦產科李怡萱醫師表示,有不孕困擾卻過度追求自然受孕,未積極尋求專業不孕症醫師檢查,恐耽誤適當懷孕孕年齡!列舉診間常見3種「雖… 詳全文 >
-
懷孕生產是婦女一生中大事!衛福部委託醫策會分析國際文獻及國內生產事故通報與救濟資料庫,列出生產6大高風險項目,分別為:妊娠高血壓、子癲前症等,國泰綜合醫院於9月13日至30日間舉辦病安週系列… 詳全文 >
-
據世界衛生組織 (WHO)統計,全球每天約有810名婦女死於可預防的懷孕和分娩相關原因、約有6,700名新生兒死亡。為了孕產兒安全,要把握關鍵,產除風險!高醫附設中和紀念院院長鍾飲文表示,病…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