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心臟功能持續惡化,約10%至15%病人進展為末期心衰竭,這時候藥物治療已無法控制,病人就算靜態不動也會喘。常見症狀包括呼吸困難、下肢水腫、疲倦無力、夜間喘醒與心悸等,病況惡化導致反覆住院,… 詳全文 >
-
眾所週知,肥胖會增加患高血壓或糖尿病等疾病的風險,而這些疾病又會進一步導致心臟病。然而,最近的研究發現,肥胖本身不僅僅是心臟問題的「幫兇」,過高的體重可能會直接對心肌造成傷害甚至心衰竭。國泰… 詳全文 >
-
臺灣已邁入超高齡社會,國人平均壽命達80歲,但多數人生命的最後8年需面對慢性病困擾。根據最新資料,糖尿病衍生腎病變的比例已升至43.5%、透析後近2成患者會發生心衰竭併發症,顯示慢性腎臟病及… 詳全文 >
-
早期慢性腎臟病往往無明顯症狀,近六成患者已是第三期,恐因腎功能持續惡化,面臨15年內進入透析(洗腎)的危機。此外,慢性腎臟病常見的共病還有心衰竭,心衰竭併發慢性腎臟病的機率為一般人的五倍,台… 詳全文 >
-
傳統放療因為精準度限制,像是肺癌、乳癌、口腔癌,因腫瘤位置靠近心臟、頭頸部敏感器官,需留意放療傷害到周圍健康器官的風險,導致缺血性心臟病、心衰竭或是脊髓受損。因此,越來越多醫療院所引進結合「… 詳全文 >
-
三星報喜!國泰綜合醫院努力追求卓越疾病照護品質,近年陸續通過「冠狀動脈疾病」、「糖尿病」等多項疾病照護品質認證,今年再獲財團法人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醫策會)頒發「乳癌」、「創傷性腦損傷… 詳全文 >
-
心臟是人體最重要的能量供給器官,一旦罹患心衰竭,宛如失去核心馬達的機器人般,無法正常運作。研究預估,2050年時台灣心衰竭患者將高達80多萬人。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心臟內科趙書平醫師提醒,心臟… 詳全文 >
-
根據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的統計,心衰竭的盛行率約介於1到3%之間,因此台灣約有70萬名患者,但衛福部2020年資料顯示,心衰竭患者實際就醫用藥僅有24萬人,換言之可能還有潛在46萬人未被確診,… 詳全文 >
-
三高為我國最常見的慢性病之一,多數人卻往往不知三高可能致命!衛福部數據顯示,台灣約有高達529萬人罹患高血壓,而高血壓前期雖無特定症狀,但若未即時管理,很可能引心腎病變致失能,甚至危及性命。… 詳全文 >
-
目前全台糖尿病患者人數已破250萬,然而國家衛生研究院相關健保數據研究卻發現,仍約有23萬潛在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易引發心衰竭及腎臟病變等多重共病,對糖友及社會影響甚鉅。糖尿病關懷基金會董事長… 詳全文 >
-
發現自己手腳無力、說話不清楚、流口水等情況,要儘速就醫,小心是中風徵兆!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復健科主任賴宇亮醫師表示,中風越來越年輕化,每年可定期針對自己的心臟做超音波檢查,如果本身是心… 詳全文 >
-
患有先天性心臟病的人,應該定期追蹤,如有不適不要拖延,避免併發症一發不可收拾!馬偕兒童醫院兒童心臟科資深主治醫師陳銘仁教授表示,先天性心臟病發生率占所有新生兒的1%,王女士罹患「心內膜墊缺損… 詳全文 >
-
國泰綜合醫院致力追求卓越疾病照護品質,今日(12月16日)榮獲財團法人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醫策會)頒發「心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病」2項疾病照護品質認證。其中,慢性阻塞性肺病為首度通過… 詳全文 >
-
「第二型鈉-葡萄糖轉運通道抑制劑(簡稱SGLT2抑制劑)進行評估試驗後,意外地發現不僅沒有增加潛在的心血管風險,反而提供心血管與腎臟不同程度的好處;目前部分的SGLT2抑制劑也逐步納入治療心… 詳全文 >
-
左心房與左心室中間相隔的瓣膜是「僧帽瓣」,其形狀就像西方僧侶的高帽而名,功能為控制著血流朝單一方向行進。亞東醫院心臟血管外科姜智耀醫師表示,退化性僧帽瓣逆流在高齡社會的盛行率高,也是心衰竭致…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