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兒童下肢生長的變化有一定的順序。從出生至開始行走時會呈現膝內翻的現象(俗稱O型腿)。此現象與寶寶骨頭較軟與在母體內擠壓所致。家長可以考慮讓兒童接受微創生長板調節手術,術後傷口恢復後無須復健期… 詳全文 >
-
跟白內障問題說分手 手術是唯一最適選擇 白內障是一種常見的老化性的疾病,在眼球內面,瞳孔之後,有一塊水晶體。它的作用在於將光線聚焦於視網膜上,形成清楚的影像 詳全文 >
-
肺癌為國人十大癌症死因之首!隨著醫療技術進步,經及早發現肺癌,並且透過適當治療,可以延長患者生命,甚至有機會逆轉!國泰綜合醫院胸腔外科主任顏銘宏指出,目前,已經有單孔胸腔鏡微創手術 詳全文 >
-
一提到需要鋸開胸骨的「開心」手術,莫不令人聞之色變!但是,隨著醫療技術進步,林新醫院心臟外科胡珀元醫師表示,目前已經有突破性的「微創心臟手術」,不但可降低傷口感染、減少出血量、減少疼痛,以及… 詳全文 >
-
一位上班族37歲女性,平常不抽菸,也不常煮飯,沒想到卻在健檢時發現一顆0.8公分的肺腫瘤,且有明顯的惡性特徵,讓正職事業衝刺期的她大吃一驚,直問醫師手術後幾天可以回到職場。澄清醫院胸腔外科杜… 詳全文 >
-
72歲家住雲林的蔡伯伯,年輕時就常痛風發作,隨著年紀增長,痛風發作日益頻繁,甚至還在手腳、膝蓋等多處長出結晶石,導致關節處也扭曲變形,因足部變形無法穿鞋,手部也變形到生活無法自理。亞東醫院骨… 詳全文 >
-
今年50歲的許女士,看新聞得知國內肺癌死亡率連10年蟬聯十大癌症首位,女性肺癌發生率增幅又高於男性;想到自己長年吸入丈夫的二手菸,憂心看不到孩子成家。日前決定安排健檢,赫然發現0.5公分毛玻… 詳全文 >
-
很多「超重量級」的人有意採取減重手術,卻非常擔心手術風險。現在醫學進步,已經有高畫質、高解析度影像整合式微創手術設備(簡稱:4K影像系統),能輔助減重手術,不但使手術精密度大幅提升,還可以減… 詳全文 >
-
肺癌,已經是新國病,高居男女癌症死亡人數的第一名!臺大醫院創傷醫學部主任暨胸腔外科主治醫師陳晉興表示,目前統計,如果健康檢查時,使用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發現第一期高達9成以上,而且幾乎都可以… 詳全文 >
-
今年42歲的葉小姐在科技業擔任作業員,因工作長時間彎腰的關係,在2年前開始出現腰痛情形;嚴重時下肢更伴隨痠麻無力感,痛到無法走路超過10分鐘,吃藥、復健症狀卻未見改善。輾轉至台北慈濟醫院就醫… 詳全文 >
-
最近診間出現了許多詢問「痛風」問題的病患,通常會來詢問這個問題的患者,痛風情況都已到了嚴重的地步,不是關節活動出問題,就是關節變形到鞋子已經穿不下了,尤其是50-60歲的男性,阿伯們痛起來哀… 詳全文 >
-
現年62歲的張姓婦人,日前因跌倒時用右手撐地支撐,導致「腕遠端橈骨骨折」!該名婦人很擔心術後會影響工作及生活,還好在衛生福利部豐原醫院骨科主治醫師羅達富建議下,採用微創手術治療,不僅術後隔天… 詳全文 >
-
50歲的廖女士是一名糖尿病患者,日前到某大醫院求診,確診罹患子宮內膜癌。本想開刀去除,卻因血糖控制不佳,醫師擔心血糖升高影響術後傷口癒合被婉拒。直到輾轉至台中榮總求診,採用微創腹腔鏡手術,才… 詳全文 >
-
許多病患常問我,「痛風真的需要手術嗎?」我曾在2015年於部落格上寫過一篇衛教文章,分享了痛風手術的評估方式,以及痛風傳統手術和微創手術;超音波刀的優缺點 詳全文 >
-
達文西機器手臂是美國公司於西元2000年研發問世,掀起醫療機器手臂風潮。全球已有超過3102台,已累計進行超過20萬次手術,預期每年還將以30%幅度持續成長。台灣則從2014年三總泌尿科引進…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