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北榮民總醫院外科部大腸直腸外科黃聖捷醫師即分享院內1名57歲婦人,兩年前確診大腸直腸癌三期,透過電療、化療再經由手術切除腫瘤,後因疫情不敢到醫院,而沒有定期回診,直到肛門與會陰部「流湯、噴… 詳全文 >
-
飯後一口菸真的是可能讓你「成仙」!阮綜合醫院胸腔內科林安伸主治醫師表示,愈來愈多人了解大腸直腸癌和吃太多肉類與燒烤、油炸食物有關,但吸菸也可能增加大腸直腸癌死亡率,比起不抽菸的人高出三成,癮… 詳全文 >
-
大腸直腸癌患者,隨著微創手術的快速進步發展,以及微創手術的精準度提升,再加上術後加速康復(ERAS)輔助下,能夠救治患者,重拾術後人生。臺中榮總醫院腸直腸科蔣鋒帆主任表示,臺中榮民總醫院在近… 詳全文 >
-
老是拉出「鉛筆便」,糞便細小又偏軟?當心是大腸直腸癌警訊!1名6旬郭先生平時早睡早起、不菸不酒,沒想到在去年初的公司健檢中,經肝臟超音波發現陰影,檢查後才發現是晚期大腸直腸癌,且已出現肝轉移… 詳全文 >
-
為減少罹癌患者的不安與無助,提供正確精準的治療方法,臺北榮總特別攜手台灣飛利浦,將大腸直腸癌醫療大數據,結合飛利浦的AI人工智慧技術,建立治療分析模組,協助醫師更精準預測病程,打造個人化專屬… 詳全文 >
-
大腸直腸癌已連續十年名列國內十大癌症發生率之首,是國人最為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郭綜合醫院外科 吳俊賢主治醫師表示,開刀手術切除是主要的方式,現在已經有進步的術微創腹腔鏡低前位切除手術,不但傷… 詳全文 >
-
演藝圈有多位優秀人才因罹患大腸癌而不幸撒手人寰,如秀場天王豬哥亮、名導演楊德昌、劇場鬼才李國修...等等,因此引發民眾對大腸癌的高度關注。根據國民健康署的資料示,大腸直腸癌在台灣高居癌症發生… 詳全文 >
-
根據癌症登記資料,大腸直腸癌仍連續11年居國人癌症發生人數最多的癌症,其中超過4成以上屬於晚期患者。高雄長庚醫院大腸直腸外科教授陳鴻華表示,晚期腸癌患者治療最怕「副作用」會卡關,透過新型口服… 詳全文 >
-
飲食、壓力與家族史都可能是罹患大腸直腸癌因素,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柯道維表示,但就算是晚期轉移性大腸直腸癌患者,若配合醫師接受手術治療,並透過精準醫療基因檢測、選擇有效的標靶… 詳全文 >
-
屏東縣議員蔣月惠,因為抗議屏東縣政府強拆民房,在過程中咬了女警一口而成為話題女王,近日北上奔波跑通告為公益募款,竟傳出血便血尿身體不適而緊急就醫。婦產科醫師蔡鋒博表示,出現血便有4大原因,最… 詳全文 >
-
「我要減肥!」這句話不時在年輕女性口中聽見,她們在意的第一個讓人聯想到是體態的優美。華人都戲稱發胖為發「福」,大概是在以前物資匱乏、勞力為主的濃工業社會裡,胖曾經是富足的象徵;但在高熱量與… 詳全文 >
-
《Cell Reports》日前刊登一篇美國科羅拉多大學的最新發表,研究團隊表示藉由一種阻止癌細胞攝取葡萄糖(glucose)的方式,有機會限制癌細胞的生長,未來有機會發展為一個潛在的癌症新… 詳全文 >
-
罹癌的人生依然可以綻放如昔!透過癌症病友的攝影鏡頭,更能捕捉生命的美好,在瞬間讓人感動!由癌症希望基金會與羅氏大藥廠舉辦的「捕捉希望」數位攝影比賽,今年邁入第10年。首次集結145幅癌症病友… 詳全文 >
-
隨著外食比例增高,導致蔬果攝取不足,再加上工作生活忙碌缺乏運動,國內大腸直腸癌的發生率逐年上升,且有年輕化的趨勢。大腸直腸癌共分為4期,雖然每期的存活率遞減,但第四期不等於末期,仍有治癒機會… 詳全文 >
-
早期大腸癌、直腸癌的治癒率相當高,但不少患者諱疾忌醫,一聽到自己罹癌便驚慌失措,誤信親友介紹,嘗試許多偏方及來路不明的中草藥,反而延誤治療。 高雄長庚紀念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盧建璋指出,大腸…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