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據衛福部公布2017年國人癌症十大死因,無論男女性別,肺癌都是名列癌症死因的第一位。肺癌以男性居多,80-90%跟抽菸強烈相關,早期症狀不明顯,發現不易,被確診時多半已為晚期而無法進行手術… 詳全文 >
-
用藥出現副作用,一定都是不好的嗎?可能要顛覆一下想像了。林口長庚醫院研究發現,癌症患者使用免疫療法之後,會出現皮膚副作用者,其整體存活期比未發生皮膚副作用的患者延長了42個月。並且大部分的皮… 詳全文 >
-
根據衛福部公布2017年國人癌症十大死因,無論男女性別,肺癌都是名列癌症死因的第一位。肺癌從1984年到現在,死亡率攀升三倍以上,以男性居多,80-90%跟抽菸強烈相關。由於肺癌早期症狀不明… 詳全文 >
-
今年59歲陳先生過去因罹患肝癌,不得不將右肝切除。不料半年前又因呼吸喘、胸悶就醫,發現癌細胞擴散至右心房等部位;所幸經「好神刀」搭配免疫療法治療,右心房腫瘤大幅縮小,連遠端因癌細胞擴散的橫膈… 詳全文 >
-
接受化學治療,一定要歷經掉髮、噁心和嘔吐之苦嗎?以國人第一大癌症死因的肺癌來說,化療一直是很重要的治療選項之一,台北慈濟醫院胸腔內科醫師黃俊耀表示,若對副作用有所畏懼,可選擇新一代化療藥,副… 詳全文 >
-
近年來的空汙問題,提高國人對於肺癌的關注,衛生福利部公佈2018年國人十大死因以惡性腫瘤高居首位,平均每天有 120人死於癌症。而且癌症死亡人數有逐年增加的趨勢,其中在氣管癌、支氣管癌和肺癌… 詳全文 >
-
「免疫療法的問世可以說為頭頸癌治療帶來生機!」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蘇裕傑說,目前已經有Anti-PD1免疫療法,核准用於治療復發或轉移頭頸癌。 詳全文 >
-
根據國外最新研究發現,面對乳癌治療惡霸三陰性乳癌,即使已經是晚期轉移,採用化療藥物合併免疫治療,可改善治療存活期,此精準治療趨勢,有機會翻轉治療瓶頸,為患者帶來一線曙光!台灣乳房醫學會理事長… 詳全文 >
-
台灣臨床腫瘤醫學會理事長高尚志指出,台灣每年新診斷的肺癌患者達1萬3千多名,每40分鐘就有1人罹患肺癌。晚期肺癌患者,最好是可以在第一線、越早使用免疫療法效果會較好。 詳全文 >
-
眾多晚期肺癌病友及家屬們引頸期盼免疫療法儘速納入健保,不過,給付標準迄今仍莫衷一是,有些認為,先用了再說,如有反應,健保再給付,有專家則建議,應先篩檢生物標記,在使用免疫療法前可預測療效,將… 詳全文 >
-
酷熱天氣出門要記得防曬,否則一不小心身上的黑色素痣,可能轉變成黑色素癌而不自知。此外,平時也要注意身上的斑斑點點與痣,有否出現變化,牢記「ABCDE」觀察5個準則,才能及早揪出癌變風險。 詳全文 >
-
肺癌連續10年蟬聯國人癌症死因的冠軍,醫界普遍認為除了確診時多已晚期之外,肺癌型態複雜導致部分患者面臨無藥可用的窘境,也是很大原因之一。不過,隨著個人化精準醫療時代的來臨,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 詳全文 >
-
晚期肺癌患者若不具有特殊基因突變,或是標靶藥物治療失敗後,就僅剩下化學治療的選項,但治療成效不彰,研究顯示,中位存活期不到1年。台北慈濟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肺癌治療團隊召集人黃俊耀表示, 詳全文 >
-
高雄長庚紀念醫院肺癌團隊召集人王金洲醫師表示,國內已通過免疫抗癌藥物治療非小細胞肺癌一線適應症,臨床研究顯示,肺癌患者使用免疫療法無疾病惡化存活期達10.3個月, 詳全文 >
-
「都破相了啊!嘴巴旁邊合不起來,講話會漏風,嘴巴旁邊的肌肉也都纖維化了,骨頭都也都酥掉了…」。58歲的吳先生,30多歲時發現舌癌手術,手術後每年定期回醫院檢查,後續又在扁桃腺、口咽、喉部等多…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