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情報區
擁有更多的健康知識以及專題報導
新增1例境外移入病例,累積449例確診!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3)日公布,國內新增1例境外移入COVID-19(武漢肺炎)病例(案449),為50多歲男性,因工作長期居住南非(前…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240/822571名罹患新冠肺炎的老太太,從別的醫院轉到台北榮總醫院時,情況已非常危急,已經到了要用葉克膜的程度。台北榮總醫院醫療團隊診斷幾次後,經過討論,認為拿來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對抗第6介白…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248/82226炎熱的夏天到了,袖子和褲子越穿越短,去年累積的掰掰肉、肥肥臀終於要見客了嗎?體態是台灣民眾最重視的議題之一,在2018年的調查中,代謝變差、肥胖是成年人最在意的健康議題,而且在疫情…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101/82187牙齒疼痛的原因有很多,如果是牙髓嚴重發炎、感染,或是出現壞死,可能需要透過俗稱「抽神經」的根管治療,來解決牙齒的問題。但是,有的患者以為抽過神經就沒事?豈料牙齦又發生脹痛,原來是牙…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237/82189兒童異物吞入的案例並不少見,大多數以硬幣,其它如魚刺、雞骨、牙籤,或是鈕扣、磁鐵、玩具等。甚至有兒童誤吞入訂書針,都令人擔心造成腸道破裂的風險。如果誤吞入異物後出現食道阻塞,無法吞…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248/82055A姓婦人因騎機車自摔,造成左小腿脛骨及腓骨同時斷裂,雖順利完成骨折復位手術,但卻仍一直無法行走,該婦人曾私下懷疑是手術失敗所致。澄清醫院中港院區功能醫學徐毓婷醫師表示,這真的是誤會…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302/82042**★高蛋白芋泥蛋捲** 熱量288 kcal|碳水19 g|脂肪15 g|蛋白質19 g(以上為1 份的數值。) **高蛋白芋泥材料(2人份):** 芋…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101/81976台中71歲王阿嬤曾罹患肺腺癌,去年底跌倒,近月來經常感到胸悶、喘不過氣且上背疼痛,憂心是肺腺癌復發,輾轉在多家醫院治療未發現異常,甚至一度轉介到身心科治療。所幸經復健科醫師診察後,…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167/82010吃魚最怕吃到魚刺卡在喉嚨!緊急時刻不少人使用偏方,例如「喝醋」企圖把魚骨頭軟化溶蝕掉,或是吃一口飯、吃一些青菜或肉塊,想藉此順道將魚刺吞下。醫師提醒,小心這一種「吞食法」會使魚刺掉…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248/81966十多年來,乳癌一直是我國婦女發生率最高的癌症,死亡率也高居第四名。據衛福部統計資料,女性乳癌的發生率這些年來逐步上升,大部分的病患都集中在45-69歲這個區間,且從2011年起,每…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13/81719**▌那個人** 成天暴力相向的人,看起來會很凶惡嗎?還是反而長得平凡無奇?就像寄居蟹將真正的身體藏在堅硬外殼裡一樣,「那些人」,也是帶著各式各樣的面貌在過生活。 ![][…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262/81933台大公衛學院今(26)日召開說明會,分析各國解封指數,並設計出一套解封指數計算公式:〔確診人數÷康復人數X(1-致死率)〕-1。並算出截至本週,台灣解封指數約在1.52,預計6月下…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29/81905小隻女孩珮珮(PeiPei)身形不胖,但因為比較肉的四肢,讓她從小到大不斷地嘗試減肥。開始接觸健身之後,PeiPei了解到什麼是正確的飲食,除了外食之外,也增加了自炊的次數,吃了三…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101/81863兒童也會患有心律不整,出現心悸,嚴重甚至需要住院治療。心律不整常見包括:心房顫動、上心室心博過速、心室性心搏過速與心臟傳導障礙。其中,「心房頻脈」屬於心室上心搏過速的一種,每1千至…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23/81822母親節到來,卻正逢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提醒為人子女應該守護媽媽的健康,尤其是患有乳癌的媽咪,別因為疫情影響甚至拖延!根據中華民國乳癌病友協會進行一項「2020年COVID…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233/81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