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輕瘦高的男性,是自發性氣胸的高危險群,對於第一次發作的自發性氣胸患者,台大醫院胸腔外科醫師陳晉興進行5年的臨床研究,驗證若抽氣後再追加「美諾四環素」做為肋膜沾黏劑,復發率降低4成,國際權威… 詳全文 >
-
在胸腔外科門診中,自發性氣胸是常見病灶,臨床上,不但會出現突發性胸痛,呼吸急促、咳嗽等症狀,嚴重時甚至會引起致命危機。台南市立醫院胸腔暨食道外科吳星賢醫師表示,氣胸若為小範圍且無症狀,治療方… 詳全文 >
-
在外科手術中,有許多民眾都有切除胰臟要拿掉脾臟的質疑,特別是接受「胰臟尾部切除術」的病人,1次拿掉2個器官更是感到不解。台南成功大學附設醫院一般外科趙瑞盈醫師指出,腹腔鏡手術讓胰臟尾部切除手… 詳全文 >
-
台灣每百萬人約20人罹患「胃腸道基質瘤」,台中慈濟醫院胸腔外科主任吳政元醫師表示,1名54歲游先生因罹患罕見的「食道下段胃腸道基質瘤」,腫瘤壓迫食道,造成原本應該從喉嚨垂直到胃的食道竟然大轉… 詳全文 >
-
11月14日是世界慢性阻塞性肺病日,此病症再度引起大眾注意。根據研究顯示,近9成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都是因「吸菸」引起,但COPD的患者卻仍有4成還在吸菸,等於加速病況惡化,尤其延誤治… 詳全文 >
-
根據統計,每年約有9,000人罹患乳癌,乳癌已成為女性好發癌症的第一名,令許多女性相當擔心。國泰醫院乳癌中心主任、一般外科主治醫師杜世興表示,雖然早期乳癌的治癒率高,但其中三陰性乳癌及HER… 詳全文 >
-
在過去,如果是早期肺癌、食道癌、縱膈腔腫瘤等患者,必須接受傳統開胸部手術,才能擁有較好的治療效果,不過由於其造成傷口長達20至30公分,容易影響美觀,使患者喪失自信心,加上其術後常引發併發症… 詳全文 >
-
一名50多歲張女士使用運動器材後,突然大量咳血而就醫,電腦斷層發現她胸部有一個僅0.7公分的毛玻璃樣陰影,由於病灶小、又位在肺臟深處,新光醫療團隊以勾針術合併胸腔鏡手術,順利在小範圍內取樣並… 詳全文 >
-
日前,苗栗縣一名19歲青年開心和朋友騎機車出遊,卻因車速過快,在閃躲對向來車時,失控撞上安全島,造成左腎破裂成碎片,脾臟和胃也因橫隔膜破裂而上演「乾坤大挪移」,從腹腔被移到胸腔,所幸經送醫急… 詳全文 >
-
據估計,癌症致死率第2名的肝癌,每年約奪走6千條生命,原因大多是太晚發現而藥石罔救,僅有不到2成能接受手術治療。不過,新竹一名幸運的超市魚販,日前因員工健康檢查及時發現肝腫瘤,並經由腹腔鏡微…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