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天免疫缺乏症候群,俗稱愛滋病,一直以來都是醫學上的頭號大敵,去年聯合國愛滋協會(UNAIDS)的調查數據顯示,全球愛滋病死亡人數有連3年下降的趨勢,而近日又再傳好消息,美國出現了首次藉由移… 詳全文 >
意外跌落不但會造成多處骨折外傷,還有可能形成內臟器官受創,甚至危急生命,日前一名陳姓中年婦女,因不慎從自家3樓陽台墬下,造成全身多處外傷骨折與主動脈剝離,經緊急送三軍總醫院急救,醫療團隊緊急… 詳全文 >
在過去,如果是早期肺癌、食道癌、縱膈腔腫瘤等患者,必須接受傳統開胸部手術,才能擁有較好的治療效果,不過由於其造成傷口長達20至30公分,容易影響美觀,使患者喪失自信心,加上其術後常引發併發症… 詳全文 >
對於多重急性重度心臟衰竭面臨生死關頭的人來說,最殷切期盼的莫過於置換一顆適合的心臟以維持生命,但這種機會往往可遇不可求!不過,一名44歲因急性心肌梗塞發作、嚴重到必須換心的陳先生,卻在靠葉克… 詳全文 >
對大腸直腸癌患者而言,手術切除腫瘤後,能夠不在腹部裝人工肛門造瘻口,使用原有肛門暢快「ㄣㄣ」是最快樂的事。醫師表示,有時候裝設人工肛門造瘻口只是暫時性處置,仍有機會移除,提醒腸癌患者不要一味… 詳全文 >
台南市立醫院日前收治1名72歲的女性患者,糞便潛血反應呈現陽性,安排大腸鏡檢查時,發現扁平型黏膜息肉,後來進行大腸鏡黏膜下腫瘤切除術,術後5天即出院。醫師指出,以往只要發現大腸癌,不論是否為… 詳全文 >
直腸癌和痔瘡都有血便的現象,不過兩者對健康的威脅卻大有不同。台中一名患者完成痔瘡手術後,每天仍不斷出現血便和頻跑廁所的情況,經醫師檢查才發現直腸癌腫瘤被痔瘡所掩蓋,差點因小病掩飾大病而丟了性… 詳全文 >
一般的心室輔助器,以往通常用在心臟移植前的輔助產品。但等待心臟移植的時間有時難以估計。王水深表示,在這段不算短的時間裡,病患都希望能與正常人過著相同的生活,雖然台大醫院用第一代的心臟輔助器輔… 詳全文 >
39歲的台灣陳老闆,胸腔內裝著新型的心室輔助器(HMII),腰上帶著電池,他身兼五間飲料店的業務,工作忙碌有勁,從外表完全看不出他本身是個心臟病患者,不僅在事業上仍能衝刺,平日的生活模式也大… 詳全文 >
在神經外科門診中,俗稱「腦積水」的水腦症是常見病兆。臨床上的病人通常年紀大於60歲,主要症狀表現在步態不穩、痴呆、以及尿失禁等3大特徵。醫師表示,腦室腹腔引流手術是治療常壓性水腦症的最好方法…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