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歲的張先生用餐時不慎吃進一根魚刺,雖感覺喉嚨「卡卡」卻未加理會,不斷咳血,經過檢查才發現魚刺深入肺葉支氣管,引發阻塞性肺炎、肺膿瘍,幸好及時就醫治療,才避免引發大出血而危及生命。署立台中… 詳全文 >
嘉義基督教醫院整形外科方前量主任表示,自由式腹部皮瓣(DIEP flap)重建自然的乳房是一個非常新的技術,自由式腹部脂肪的好處是不會犧牲腹直肌,重建以後,可減少術後疼痛的情形。另外,可達到… 詳全文 >
肛門口的小靜脈因壓力而曲張,這就是痔瘡。長期便秘或腹瀉、久坐或久蹲、懷孕、肥胖、老化、肝硬化、直腸腫瘤、遺傳等,都是導致痔瘡的原因。因不容易治療,預防的意義甚為重大。痔瘡症狀包括:排便後擦拭… 詳全文 >
年輕瘦高的男性,是自發性氣胸的高危險群,對於第一次發作的自發性氣胸患者,台大醫院胸腔外科醫師陳晉興進行5年的臨床研究,驗證若抽氣後再追加「美諾四環素」做為肋膜沾黏劑,復發率降低4成,國際權威… 詳全文 >
台南奇美醫學中心心臟血管外科主治醫師白景州指出,臨床觀察發現,久坐不動的上班族,或是曾經懷孕、較肥胖的女性是下肢靜脈曲張,甚至潰瘍的高危險群。 詳全文 >
一名45歲的B肝男子歷經多次栓塞、射頻治療後,終究要走上換肝一途,由於國內屍體肝臟來源稀少,必須仰賴親屬活體捐肝,陳肇隆醫師表示因男子體型壯碩,為了確保得到足夠的肝臟容積,她的姊姊與太太均做… 詳全文 >
在胸腔外科門診中,自發性氣胸是常見病灶,臨床上,不但會出現突發性胸痛,呼吸急促、咳嗽等症狀,嚴重時甚至會引起致命危機。台南市立醫院胸腔暨食道外科吳星賢醫師表示,氣胸若為小範圍且無症狀,治療方… 詳全文 >
台中慈濟醫院一般外科主任吳永康醫師表示,台中市1名易姓男子腳部潰爛,近30年來看過至少50位醫師,醫藥和住院花費數百萬元,依然找不到正確的病因,病況遲遲不見改善,直到年初前往台中慈濟醫院就診… 詳全文 >
大林慈濟醫院直腸外科醫師徐大聞醫師指出,1名家住雲林、年約60歲的男性,日前因解血便,以為得了痔瘡而到大林慈濟醫院直腸外科就醫,醫師用「糞便潛血」檢查發現罹患直腸癌,由於患者本身有糖尿病, 詳全文 >
在神經內、外科門診中,三叉神經痛是常見病灶,由於好發在臉部,所以又稱為「臉痛」,同時也容易與牙痛混淆。大林慈濟醫院副院長陳金城醫師日前收治1名70歲老翁,6年來一直誤以為是牙痛,到處求醫,甚…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