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年台北市十大死因出爐,惡性腫瘤連續33年高居榜首,跟慢性疾病相關的死因佔了7項,其中又以糖尿病死亡人數上升1.2%,其餘死亡人數均下降。另外,十大癌症排名則以肺癌繼續蟬聯第一,平均每1… 詳全文 >
國內女性年滿30歲,健保提供每年一次免費的子宮頸抹片檢查,不過,婦癌科門診觀察發現,不少30歲以下年輕女性反而因此掉以輕心,忽略定期抹片的重要性,等到感覺有異就醫,往往已經罹癌;而產婦也因分… 詳全文 >
罹患癌症惡化,一旦骨轉移,所引起的「蝕骨鑽心」疼痛,往往令患者想放棄治療。1名41歲、罹患乳癌第3期的陳小姐,進行癌症治療後仍發生骨轉移,左大腿骨劇烈抽痛,每天吃4顆止痛藥也無效,後來接受「… 詳全文 >
你瘋巴西嗎?原來巴西不只足球厲害,原產於巴西及其他南美洲地區的巴西堅果(Brazil nuts)也很厲害!根據英國《每日紀事報》報導,巴西堅果不只有堅果類都富含的蛋白質與不飽和脂肪酸,其所富… 詳全文 >
愛喝飲料的女性要注意了,後遺症不只是肥胖,還可能提高乳癌風險!無論是熱天消暑或上班解渴,許多女性上班族習慣喝杯甜蜜蜜的手搖杯飲料,滿足口腹之慾,但國外最新研究報告顯示,一周只要喝3杯含糖飲料… 詳全文 >
坊間盛傳民眾可透過白帶中是否有血絲、白帶分泌量來評估自身罹患子宮頸癌、婦癌的風險的說法。對此,婦產科醫師表示,造成白帶異常的因素相當多,並非完全與癌症有關。 詳全文 >
「皮膚有痣」會不會是癌症警訊?在門診中,許多民眾都有這樣的疑問。奇美醫學中心皮膚科主治醫師鄭百珊指出,傳統上,皮膚科醫師先肉眼判讀「痣」,區分良性或惡性,無法確定再做切片檢查,然而隨著時代進… 詳全文 >
檳榔是國際公認的「第一類致癌物」,因嚼食造成在台灣每年約有2600人死於口腔癌,台大名譽教授、牙科醫師韓良俊表示,國內口腔癌發生率持續成長,目前已經成為台灣25至44歲男性最容易發生的癌症,… 詳全文 >
葉小優小妹妹在出現頻繁腹痛轉變為劇烈頭痛的症狀後,被醫師診斷出罹患第一個癌症,也就是「神經母細胞瘤第4期」,經主治醫師、和信治癌中心醫院小兒血液腫瘤科陳榮隆醫師,採用周邊血幹細胞移植治療後,… 詳全文 >
對癌症病情惡化的病患來說,吃東西不但是一種享受,還是判斷身體狀況的表徵。若食欲很好,代表身體狀況不錯;如果食欲不振、體重減輕,會因認為病入膏肓而心情低落,病患家屬此時也會感到焦躁。若是居家護…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