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醫師宣告罹患癌症的消息後,你能做什麼?光田綜合醫院放射腫瘤科主任王銘志指出,根據研究,運動能使人體吸氧量及排汗量增多、促進血液循環、加速新陳代謝,亦能使身體康復較快,並提升免疫力。此外,運… 詳全文 >
性情突然大變,小心顱底腫瘤惹禍。居住新北市的54歲楊太太,原本是位個性溫馴、待人和善家庭主婦,半年前卻性情大變,脾氣變得暴躁,有時說話語無倫次,多次到身心科求診無效,台北慈濟醫院神經外科醫師… 詳全文 >
癌症希望基金會理事長、基隆長庚癌症中心主任王正旭醫師指出,統計顯示,國內平均每年約有3000多淋巴癌新增病例,更分別佔據男女10大癌症死因的第9名與第10名。醫師提醒民眾,如果出現「燒腫癢汗… 詳全文 >
罹患乳癌別放棄,早發現早治療,能提升存活率,一樣擁有幸福人生!事實上,三陰性乳癌並沒有想像中難以治療,初期治療與其他癌症一樣都從化療開始,雖然化療會因副作用導致身體不適,但只要搭配醫師建議的… 詳全文 >
全統油品地溝油事件持續延燒,從夜市小吃、連鎖企業到食品加工大廠無不遭受牽連。在這樣的情況下,讓人也不禁擔憂自己究竟吃下多少有毒物質,又會對健康帶來哪些危害?腫瘤科醫師楊友華表示,若長期食用地… 詳全文 >
在2014 ASCO(美國臨床腫瘤學會)中提到,關於晚期肺腺癌體重過輕的病患,其存活期可能會受影響。台中榮總胸腔內科陳焜結醫師表示,影響肺腺癌患者存活率有三大因素:疾病分期、患者體能狀況以及… 詳全文 >
性生活是維繫美好婚姻關係的重要指標,不過,對罹患婦癌的女性來說,放射治療的副作用,會使陰道變得乾燥甚至引起發炎,不得不中斷「私密處的親密接觸」。台大醫院放射腫瘤科主治醫師黃昭源建議,放射線治… 詳全文 >
光田醫院神經外科醫師徐雷鐸指出,急性腦出血,小心惡瘤腦致命!1名48歲張姓男子,上月初在家中突感頭部劇烈疼痛到昏迷,經送醫急救後,確診為罕見的「原發性神經外胚層腫瘤」,所幸在醫療團隊的全力搶… 詳全文 >
陽明大學附設醫院放射診斷科苑梅剛醫師以台灣全民健康保險資料庫長達8年的研究分析,曾接受乳房X光攝影的婦女,甲狀腺癌與其他癌症,包括對輻射最敏感的血液癌症發生風險比率與未曾接受乳房X光攝影的婦… 詳全文 >
癌症不再是絕症,病友不當抗癌逃兵,積極面對和治療,仍可恢復正常的生活。不過,國民健康署資料顯示,18%癌症病友在確診後的3個月內未接受正規治療,一年死亡率高達55%,比及時就醫治療者高2倍以…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