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鏡檢查是早期發現大腸癌徵兆的利器之一,但多數人因擔憂疼痛和麻醉風險而望之卻步,錯失早期發現和治療的良機。不過,大林慈濟醫院腸胃內科內視鏡室主任謝毓錫醫師研究發現以換水法取代傳統的充氣式大… 詳全文 >
荷爾蒙是維持女性青春和生殖能力的重要激素,會隨著年紀增長而減少,因此許多女性年過25歲就大量補充雌激素食物,但新北市藥師公會理事趙順榮表示,婦產科門診發現近兩年的子宮內膜癌患者增加3、4成,… 詳全文 >
港星鍾麗緹日前在電視節目上自爆,因為曾服用避孕藥,導致卵巢內長了一顆腫瘤,後來手術切除。中山醫院婦產科醫師李世民表示,卵巢內腫瘤生成的原因眾多,但是口服避孕藥並不是罹病的原因,反而還可以抑制… 詳全文 >
羅東博愛醫院胃腸肝膽科顧問醫師李惟陽表示,郭姓男子於6月健康檢查發現大腸內有一顆超過7公分、相當於網球大小的息肉,是臨床少見的大顆「鋸齒狀絨毛腺瘤」,屬癌前病變的惡性腫瘤,還好在癌細胞還沒轉… 詳全文 >
腸道放支架竟能取代人造肛門?1名8旬林老爺爺罹患大腸癌合併腸阻塞,排便不順,脹大的腸道直徑比平常大將近3倍,有壞死穿孔的風險,一般情況會在手術後做人工肛門幫助排便,但台中慈濟醫院大腸直腸科醫… 詳全文 >
1名57歲有吸菸、嚼檳榔習慣的男性,起初因嘴內傷口久未痊癒,看牙醫未果,3個月後嘴巴竟張不開,診斷後已為口腔癌第4期。據統計,國人十大癌症中口腔癌最折壽,平均減壽16.3年。新光醫院耳鼻喉科… 詳全文 >
萬芳醫院血液腫瘤科專任主治醫師劉興璟在門診接觸過數以千計的罹癌患者,也與這一些患者共同面對「生與死」的人生課題;令他最感欣慰的是,當許多患者乍聞罹癌出現悲觀的念頭,不再對人生抱持希望,似乎只… 詳全文 >
攝護腺癌好發於老年族群,台北榮民總醫院泌尿部一般泌尿科張延驊主任表示,臨床上也發現年紀40歲即已經罹患末期攝護腺癌,尤其針對晚期骨轉移,而且腫瘤數眾多的患者,荷爾蒙後化療能有效減痛、延長存活… 詳全文 >
1名63歲男性,右側嘴角出現1公分大小的「違章建築」,起初不以為意,沒想到越長越茁壯,經切片檢查後,證實已罹患口腔癌第一期。台中澄清醫院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蘇家龍指出,口腔病變常被誤以為是嘴角… 詳全文 >
乳癌患者除了要面對原發癌症的威脅外,更要特別小心癌症轉移的問題!骨轉移是乳癌病人最常見的遠處轉移,大約有近5成 的乳癌轉移患者,是以骨頭為首次發生轉移的部位,且末期乳癌發生骨轉移的機率高達6…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