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室頻脈為一種高風險致命性心律不整,若未即時處置,恐引發心因性猝死。目前已經有不需插線、安全升級的新一代「血管外心臟去顫器(EV ICD)」,能助患者遠離猝死危機。奇美醫療財團法人奇美醫院心… 詳全文 >
-
根據研究發現,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穩定,小心合併情緒低落;而長期憂鬱的人,也會增加罹患糖尿病的風險!為什麼心情會影響血糖?身心科醫師鄭佳益解析,關鍵之一是壓力荷爾蒙與慢性發炎反應,當我們長期… 詳全文 >
-
根據衛生福利部癌症登記資料,皮膚癌每年新增約2,000例,發生率逐漸上升。而黑色素瘤即是一種相對少見的皮膚癌,可發生於全身任何部位,台北慈濟醫院皮膚科廖澤源醫師表示,肢端黑色素瘤屬於黑色素瘤… 詳全文 >
-
亞健康的人,如果擔心罹患尚未出現臨床症狀的早期阿茲海默症,目前診斷有新利器!中醫大新竹附醫與清華大學教育學院許慧玉教授、姚在府教授與丁志堅教授團隊合作,開發早期診斷系統「腦波診斷模型」,透過… 詳全文 >
-
視力模糊、看東西霧霧的,小心是水晶體老化,導致白內障找上門!亞洲大學附屬醫院眼科主任林耿弘表示,除了年齡之外,若血糖控制不佳、長期使用類固醇、眼部曾受外傷、高度近視或長期暴露戶外紫外線、抽菸… 詳全文 >
-
夏天天氣酷熱,喜歡經常吃冰品或吹冷氣的女性注意,可能出現經痛,再觀察一下經痛發作是否合併有其他不適症狀,像是噁心、嘔吐?周宗翰中醫師表示,中醫認為,經痛如果合併兩種以上的證型,必需辨證論治,… 詳全文 >
-
每年約有10萬名癌友因治療而落髮,許多病友因外觀改變而不敢外出,害怕旁人的異樣眼光,甚至因此放棄治療、延誤病情。為了幫助癌友重拾自信與勇氣,走出身心壓力,癌症希望基金會持續多年推動《首望相助… 詳全文 >
-
現代醫學發展迅速,針對各種慢性疼痛的治療方式也越來越多,除了一般常見的藥物治療、復健治療與手術治療之外,亞東醫院也提供「高頻熱凝神經阻斷術、射頻脈衝式神經調控」之服務。此為近年來廣泛應用於疼… 詳全文 >
-
今年6月,阿茲海默症的新型單株抗體藥物,已經在台正式施打,讓失智症的治療露出一線曙光。台灣老年精神醫學會陳正生理事長指出,新型阿茲海默症藥物介入,有助延緩患者從輕度認知障礙 (MCI)、輕度… 詳全文 >
-
根據衛福部最新公布的十大死因統計,近9年來,肺炎不僅有8年高居第三大死因,更是去年十大死因中,唯一標準化死亡率上升的疾病。台灣疫苗推動協會李秉穎理事長指出,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能預防肺炎以及相…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