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氣忽冷忽熱、溫差大,容易造成血管急速收縮,小心血壓飆!高血壓不會出現顯著症狀,但卻會增加中風、心血管疾病的發生風險,因此擁有「無聲殺手」稱號。中醫師吳建東提醒,不想高血壓奪命,日常生活積極… 詳全文 >
-
長時間躺在沙發追劇姿勢不良、肌肉緊繃,或因不斷小傷害累積,造成肌肉拉傷和疼痛,容易罹患「肌筋膜疼痛症候群」,患處包括肩頸、背部等疼痛綿延不絕,而且按壓疼痛強烈,也可能會引發轉移痛或痠脹、麻木… 詳全文 >
-
疾病管制署公布國內出現兩例本土猴痘個案,分別是住在北部跟南部的兩位青壯年男子,目前匡列接觸者25人,其中有6人列為高風險接觸者,包含同住家人、親密接觸者等。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今2日表示,疾管… 詳全文 >
-
常聽人說:「溢赤酸」、「火燒心」,指的就是胃食道逆流的典型症狀。近年胃食道逆流的盛行率有逐漸升高的趨勢,大約是25%,也就是每4個人即有1人有胃食道逆流,包括肥胖、暴飲暴食、懷孕、裂孔疝氣等… 詳全文 >
-
當冠狀動脈疾病患者經過治療,卻仍然發現有部份心血管相關發炎指標超標,很有可能與牙周病有關。聯安預防醫學機構聯欣診所院長顏佐樺醫師提醒,避免心血管風險,應在日常生活中落實牙齒保健,並建議5招輕… 詳全文 >
-
一項大規模高齡聽力篩檢報告顯示,台灣65歲以上年長者約有40%為失能性聽損,遠超過WHO統計的33%!提醒如果聽不見搓手的聲音,就該進一步做檢查了。長庚紀念醫院耳科主治醫師吳哲民教授指出,6… 詳全文 >
-
打點滴,可以說是大部分的人都有過的經驗。但來到急診,就覺得急診醫師很奇怪,這次急診醫師跟我說要打點滴,結果下次急診醫師就跟我說不用,甚至在我主動詢問的時候還把我罵一頓...。急診醫師翁梓華表… 詳全文 >
-
中年肥胖不是福!有一些人因為甩不掉「小腹婆」、「大肚男」而煩惱;以及經常出現腹瀉、便祕而傷透腦筋。中醫認為,脾胃功能退化容易肥胖;而脾有濕邪的表現,還有可能出現腹瀉、便祕。中醫師彭溫雅表示,… 詳全文 >
-
晝夜節律也稱為生理時鐘,是生理機能的最佳指揮官,維持良好的規律,人就不容易生病;但是,當晝夜節律的運行與外在環境衝突時,便可能會產生睡不著、淺眠,或是新陳代謝不佳、肥胖等問題。聯安預防醫學機… 詳全文 >
-
C型肝炎疾病對人類健康有很大的危害性,根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全球約有7,000萬人感染,台灣至少約有40萬病人,是僅次於B型肝炎,影響國人健康的最重要肝臟疾病。亞東醫院肝膽胃腸科林政寬主任表示…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