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父母是孩子健康最重要的守門人和照護者,但是在哺育寶寶的過程中,卻有9大迷思值得注意。【迷思一】:咳嗽不可以吃甜的東西或喝冷飲。答案是錯。雖然中醫有「甜食易生痰」的說法,但痰是呼吸道發炎的分泌… 詳全文 >
-
今年腸病毒疫情頻傳。新北市長朱立倫2日到國泰國小,與麥當勞叔叔對學童示範「濕、搓、沖、捧、擦」正確洗手五步驟,並與小朋友有獎問答,寓教於樂的方式,不僅加深小朋友正確洗手印象,也將現場氣氛hi… 詳全文 >
-
目前已經進入腸病毒流行期,疾病管制局指出,社區中仍以腸病毒71型檢出率最高,但最近監測到10例較少見的克沙奇B3型病毒,若感染對象是出生3個月內的新生兒,有3成機率導致重症。 詳全文 >
-
天氣逐漸變熱,腸病毒跟著發威,各地不時發出疫情警報。為了教導學童養成正確勤洗手的習慣以防範腸病毒,新北市醫師公會今25日於江翠國小捐贈30萬元肥皂,由新北市副市長侯友宜代表接受,未來將發送全… 詳全文 >
-
大、小兒童都應勤洗手來預防腸病毒,疾病管制局今24日公布新增3例腸病毒71型重症個案,除了2人是5歲以下的好發族群,另有1人是小學六年級女童,是今年目前為止年紀最長的腸病毒重症病童。 詳全文 >
-
塑化劑不只有潛在的生殖危害,一項研究發現,兒童早期暴露的塑化劑濃度愈高,可能影響未來智商表現,濃度最高組與最低組相比,智商分數平均差了5分。 詳全文 >
-
藥癮者共用針具與杯水,使得藥癮愛滋感染者竄升為國內愛滋通報個案首位,愛滋寶寶也跟著冒出頭來,愛滋寶寶「盼盼」從一出生就罹患愛滋,更可憐的是,因為父母都是吸毒者,且因吸毒成癮不慎感染愛滋,而雙… 詳全文 >
-
發燒是身體正常防衛機制,隨著人體免疫系統的健全發展,才有發燒現象的產生,像新生兒或老人常常沒有發燒反應,但是,一旦新生兒發燒表示問題比較嚴重,需要積極處理。尤其不要誤以為發燒一定是感冒,有可… 詳全文 >
-
為了讓e世代的家長了解疫苗的重要性,李慶雲兒童感染暨疫苗發展基金會推出「衛教守護網」,以生動影片呈現疫苗警長通緝19A型逃犯的故事,民眾還可從臉書連結,自己的照片便可呈現在影片中,成為個人化… 詳全文 >
-
在國內消匿蹤跡多年的蛔蟲又再現了嗎?日前,一名5歲男童上廁所排出一條長達20公分以上,像免洗筷一樣粗的米黃色蛔蟲,經醫師診斷,發現可能是因男童前兩年都曾隨越南籍媽媽返鄉短暫居住,因衛生環境相…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