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約1.2萬人罹第1型糖尿病!終生施打胰島素!接軌國際新指引打造照護新藍圖
根據資料顯示,全台約有1.2萬位第1型糖尿病(T1D)患者,新發病患者有6成為兒童及青少年,患者發病高峰集中在10至14歲,其中約七成初診即併發酮酸中毒,三成以上曾發生嚴重低血糖。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小兒內分泌科主治醫師童怡靖指出, 詳全文 >
根據資料顯示,全台約有1.2萬位第1型糖尿病(T1D)患者,新發病患者有6成為兒童及青少年,患者發病高峰集中在10至14歲,其中約七成初診即併發酮酸中毒,三成以上曾發生嚴重低血糖。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小兒內分泌科主治醫師童怡靖指出, 詳全文 >
伯基特淋巴瘤是一種罕見高度侵襲性的B細胞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生長快速。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賴彥廷表示,伯基特淋巴瘤生長速度非常快,若未即時治療,恐將危及生命。但是,只要能越早發現… 詳全文 >
思覺失調症不是中邪,而是「大腦生病了」。該病因大腦神經傳導異常,常見幻聽、妄想、情緒暴躁等症狀,若未及早治療或中斷用藥,反覆發作將造成大腦損傷。高雄市立凱旋醫院周煌智院長指出,第二代長效針劑… 詳全文 >
運動後吃錯,小心燃脂全白費!營養師張宜婷指出,很多人在運動後容易產生補償心態,覺得流汗很辛苦,可以犒賞自己多吃一點,結果反而攝取更多熱量。研究也發現,運動本身會刺激食慾,且特別尤其容易讓人想… 詳全文 >
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全球已有約800至1000種化學品具內分泌干擾風險。而聯安預防醫學機構與瀚仕功能醫學研究中心檢測發現,3500份樣本中,近四成民眾體內塑化劑濃度超標,而塑化劑正是最常… 詳全文 >
慢性傷口難癒合,真讓人心急如焚!但是現在已經有高壓氧療法,能促進組織修復,改善血液循環,還能有效抑制厭氧菌感染,解決傷口難癒合的困擾。新營醫院胸腔內科暨高壓氧醫學科主任汪政德醫師指出,高壓氧… 詳全文 >
近年來台灣夏秋氣溫逐步攀高,各地屢創攝氏36度以上高溫紀錄,中暑風險大幅提升,特別是兒童因體溫調節能力尚未成熟,更須提高警覺。對此,台北慈濟醫院中醫部中醫兒科廖子嫻主任提供清熱解暑小妙招,讓… 詳全文 >
割包皮在醫學上有助於泌尿健康與性病預防,不僅如此,也是一種宗教性的自我淨化儀式。泌尿科呂謹亨醫師在臉書分享一例令人難忘的割包皮患者的故事,分享這一段跨越宗教與身體的愛情旅程。為36歲的溫先生… 詳全文 >
最近有1名當紅藝人因罹患血癌,曾經為了減重而採用168斷食減肥法,當時看到他的人覺得「瘦」的蠻不錯,但是也有人認為「怎麼瘦成好像看到骨架。」究竟採取168斷食減肥法人人適合嗎?體重下降的關鍵… 詳全文 >
高齡婦取卵10次終求得1寶!TFC臺北生殖中心副院長何彦秉醫師表示,高齡女性求子就是在跟時間賽跑,目前政府的補助邏輯,是取卵一次就要植入一次才能獲得完整的補助金額,對高齡女性相當不友善,若要… 詳全文 >
肌少症,是隨年齡增長導致肌肉量與肌力逐漸流失的一種退化性疾病,在台灣65歲以上長者的盛行率約為6.8%-10%,估計約有30萬名長者受到肌少症影響。「2025長庚永慶盃路跑」將於9/28開跑…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