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腸癌術後裝造口,避免感染!國際傷口造口護理師助造口人一圓蘭嶼潛水夢
造口即人工肛門,常見的是直腸有惡性腫瘤,或因腸部受傷或腸憩室病而致腸穿孔,引致腹膜炎,便需要臨時腸造口,讓排泄物能夠不經由肛門口排出,避免傷口的拉扯與感染。而造口的護理也非常重要,能幫助患者做好防護機制避免感染。 詳全文 >
造口即人工肛門,常見的是直腸有惡性腫瘤,或因腸部受傷或腸憩室病而致腸穿孔,引致腹膜炎,便需要臨時腸造口,讓排泄物能夠不經由肛門口排出,避免傷口的拉扯與感染。而造口的護理也非常重要,能幫助患者做好防護機制避免感染。 詳全文 >
冬季進補,當歸一向是藥膳中的熱門藥材,不但能補血活血,又能用於調理月經,但中醫門診中常有病友詢問:「網路上很多文章都提到,乳癌病人不能吃當歸,是真的嗎?」衛生福利部台中醫院中醫科醫師邱瓊慧表… 詳全文 >
張小姐(化名)於七、八年前確診乳癌,當時腫瘤才一公分多,並不大,算是第一期,原本認為自己相當幸運,能夠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預後情況應該不錯,但切除腫瘤後,切片檢驗報告為HER2陽性反應,醫師… 詳全文 >
肺癌是威脅國人生命最大的惡性腫瘤之一,肺癌的死亡率已經連續多年高居十大癌症死亡原因的第一名。尤其肺癌有20%-30%的機率轉移至腦部腦,而且肺癌腦轉移不一定有明顯症狀,若不接受治療,平均壽命… 詳全文 >
口腔癌為我國25到44歲男性最容易發生的癌症,平均死亡年齡為54歲,較其他癌症早10年以上。台北慈濟醫院口腔顎面外科夏毅然主任提醒,只要口腔內黏膜有潰瘍且超過2星期無法癒合的狀況,都可能是口… 詳全文 >
對於小孩或年輕人來說,生病後被認為是可復原的,常見的疾病例如:感冒、流行性感冒抑或肺炎。這些急性病發生的很快,一般來說是導因於病毒或細菌感染,經過疾病應有的恢復過程或有效的藥物治療後往往可以… 詳全文 >
大腸直腸癌早已躍升台灣十大癌症之首。台灣對於大腸直腸癌的治療一直以來以手術切除為主,再輔以化學藥物治療或放射治療,而手術方式經過一段時間的演變,現在大部分的大腸直腸癌都能以腹腔鏡的方式,或更… 詳全文 >
「乳癌治療已邁入個人化治療時代」羅東博愛醫院副院長葉顯堂說,腫瘤大小、是否擴散,這些都與治療效果息息相關,隨著基因篩檢技術的進步,乳癌分子亞型已經成為醫師擬訂治療策略的重要參考依據。舉例來說… 詳全文 >
食安還有下一個未爆彈?這一句話聽起來蠻嚇人,不過,營養系教授卻指出,如果喜歡吃煎板類食物,小心因為煎板清潔方式不當,除了食物因高溫烹調而產生的致癌焦炭風險,更可能因各式廚房化學洗劑殘留,而導… 詳全文 >
新北市1位74歲男性林姓老翁,因黃疸、皮膚癢、胃口不好,就醫尋求協助,被他院診斷罹患胰臟癌。後轉至台北慈濟醫院進一步尋求協助,經由胃腸肝膽科陳建華主任診斷後,發現患者並非胰臟癌,而是較為罕見… 詳全文 >
感冒了,身體渾身不舒服,聲音也常常會變調,但如果感冒康復了還有聲音沙啞的情況,小心可能是腫瘤壓迫返喉神經所導致。最近就有1名空姐因聲音沙啞就醫,被檢查出甲狀腺癌,幸好經光田綜合醫院耳鼻喉科醫…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