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子宮肌瘤一直是很多女性的夢魘,為了避免養「瘤」為患,一旦發現到底要不要開刀,還是必須跟肌瘤和平共處?尤其更令人擔心,隨著時間過去,每次檢查都發現子宮肌瘤好像又長大了一點,周宗翰中醫師表示,容… 詳全文 >
-
疫情下壓力大,不少人宅在家,熬夜上網、追劇,加上天氣炎熱,結果濕疹大爆發!包括常見的異位性皮膚炎、脂漏性皮膚炎、汗泡疹等,都是濕疹家族。中醫師周宗翰表示,濕疹也常常與濕氣相關,治療分內因與外… 詳全文 >
-
防疫壓力大囫圇吞下許多澱粉食物,似乎心情馬上轉好。但是恐攝取過多高油脂、高糖,也可能會形成脂肪囤積在腹部。如何「抗疫又抗胖」呢?台灣肥胖症衛教防治學會常務理事暨減重專科醫師劉伯恩建議,可以做… 詳全文 >
-
COVID-19確診者屬於高齡、慢性病,容易出現重症死亡風險。研究發現,粒線體功能障礙是衰老和COVID-19危險因子的標誌之一,而粒線體功能障礙與病毒感染和慢性炎症的免疫反應缺陷也有關。藥… 詳全文 >
-
防疫期間要調節免疫力,保養肺部,對抗病毒威脅。馬尚榮藥師提醒,在日常飲食應該攝取一些抗氧化、修復黏膜的關鍵營養素,除了維生素A、維生素B群、維生素C、維生素D「維生素4大天王」之外,另外還有… 詳全文 >
-
子宮肌瘤是困擾許多女性的問題,在生育年齡(25~35歲之間)發生率大約20%,到了更年期前後(45~55歲左右)更高達40%以上,也就是將近一半的50歲婦女有子宮肌瘤! 詳全文 >
-
不少人打完COVID-19疫苗後出現發燒、頭痛、肌肉痠痛等副作用,於是有人為了「超前佈署」預防這些副作用,竟然在注射前就先吃普拿疼藥物,真的可以嗎?周宗翰中醫師表示,千萬母湯,研究顯示,打疫… 詳全文 >
-
近日因傳出台北農產運銷公司18人確診,數十萬件蔬果流進全聯福利中心,霎時間網路上瘋傳別去全聯的說法,所以全聯到底能不能去呢? 詳全文 >
-
根據今年5月份刊登在《歐洲內分泌學期刊》的一項研究發現,罹患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的人,會增加51%的新冠肺炎染疫風險,但是,另外一個研究子宮內膜異位症則並不會增加染疫的風險。婦產科醫師蔡鋒博提醒… 詳全文 >
-
女性月經不調、子宮肌瘤、白帶多、卵巢囊腫引發原因,竟然與體內「濕氣」過重有關;還有容易腰痠背痛、肩頸痠痛,以及五十肩症狀,也都是「濕氣」惹的禍!中醫師彭溫雅表示,人體最容易被濕氣入侵有5大部…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