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2/10/5 下午 03:02:41

嚼槟榔当饭吃 30岁男子罹患口腔癌

(关键字: 口腔癌 , 溃疡 , 陈怡睿

原本以为只是嘴巴有破洞,没想到过了两周仍未改善,到医院检查却已是口腔癌第一期,这让每天都吃上30颗槟榔的林先生简直吓坏了,直呼以后他再也不敢吃槟榔了。

醫師表示,口內潰瘍持久不癒,有硬塊、白斑或不明原因出血等,應留意是口腔癌病徵。(圖片提供/中山醫院口腔醫學研究中心)
医师表示,口内溃疡持久不愈,有硬块、白斑或不明原因出血等,应留意是口腔癌病征。(图片提供/中山医院口腔医学研究中心)

回忆起治疗过程,林先生表示,因为嘴中的口腔癌约有1.5公分×2.5公分大小,手术切除后几乎都不能张嘴更无法进食,舌头也觉得非常疼痛,这段期间中他只能靠着吃流质食物充饥,如此痛苦煎熬的过程让他决心再也不要吃槟榔了!林先生说,如果现在有同事请吃槟榔时不仅会拒绝,还会建议他们多加利用免费资源至医院做口腔黏膜筛检呢!

根据行政院卫生署2月份公布的国人死因排名显示,因口腔癌死亡的数字从民国75年的第11名已不断攀升至第6名了,97年中口腔癌更为男性癌症死因第4位。中山医学大学口腔医学研究中心口腔腭面外科医师陈怡睿表示,台湾人的槟榔文化让口腔癌罹患比率年年升高,但罹病的平均年龄却一直下降,为了降低口腔癌死亡率,卫生署国民健康局于今年起,凡年满30岁的民众可接受免费筛检。

槟榔及菸、酒是造成口腔癌最重要的几项因素,当中含有的化学物质会让口腔黏膜受刺激,长久下来便可能产生癌症。陈怡睿表示,口腔癌的初期症状为口腔黏膜颜色改变或出现溃疡、溃烂,容易让患者误以为嘴破上火而轻忽,当口内有硬块、出现白斑或不明原因出血等等也是都口腔癌病征,不可掉以轻心。

发现口腔癌前病变时,患者可以利用手术方式切除、放射线治疗或化学治疗,而治疗后也须随时保持口内卫生,并按时到医院接受追踪检查,以降低癌症复发及转移的机率。

近年来口腔癌有逐渐年轻化的趋势,卫生署国民健康局推出年满30岁以上民众皆可免费口腔黏膜筛检,但根据调查发现,口腔癌免费筛检政策仅有5.6%民众知道,陈怡睿呼吁,民众应多把握免费口腔癌筛检资源,才能及早掌握癌前病变的病情,提高治愈机会,并远离癌症风险。

快按赞加入《华人健康网》粉丝团,照顾你的健康!

健康情報區

健康情报区

拥有更多的健康知识以及专题报导

你是哪种族群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