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瘤在國內有逐年增加的情況,其中一種最常見的為非何杰金氏淋巴癌,尤其末期患者需經過難辛的化療過程,往往不耐痛苦而放棄;其實,目前已經可以透過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延長存活期高達6年。此外,多發性骨髓瘤的患者,也需要移植自體幹細胞以預防復發。
1名70歲的企業家,皮膚出現莫名丘疹,以為只是過敏不在意,豈料手腳、前胸加後背,均長出丘疹,搔癢難耐。就醫檢查才發現,竟是罹患非第四期何杰金氏淋巴癌(NHL)。所幸在醫師診斷安排下進行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才從鬼門關前撿回一命。
非何杰金氏淋巴癌 年增加逾2千人
根據99年癌症登記資料統計,非何杰金氏淋巴癌(NHL)每年新增病患約2,082人,多發性骨髓瘤(MM)每年新增約502人,發生率高居台灣血液癌症排名的第1、3名。淋巴瘤的發生原因尚未確定,可能原因包括:人體免疫系統的缺失、濾過性病毒的感染、放射線或藥物的使用或遺傳性家族史。非何杰金氏淋巴癌的第一線治療方式為化療搭配標靶治療,約6、7成可獲得改善,延長存活期,但其餘患者則治療情況不佳,復發機率高。
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 延長存活期
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可有效改善非何杰金氏淋巴癌部分患者存活期,而移植成功的首要關鍵在於收集足量的造血幹細胞。據統計,有10%至25%的患者,使用第一線驅動劑後仍無法收集足量幹細胞,因此被迫放棄移植。

打擊皮膚淋巴癌 導航螺旋刀有解
抗淋巴癌6字訣:燒腫癢汗咳瘦
淋巴癌「鹼」單吃 多吃菠菜胡蘿蔔
乳篩不痛、免緊張!全球最新型乳房X光攝影登場,守護女性健康
藥物引發嚴重過敏「史帝文強生症候群」!急性過敏風暴後,自體免疫疾病風險增加
多巴胺濃度低下恐陷憂鬱!遠離「速效多巴胺」,別犯6大NG行為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89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