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國人健康意識逐漸強化,多數人從過去「有病才看醫生」的觀念,已經慢慢接受「定期健檢,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概念,是臨床醫學發展上面很大的突破。腸胃內科經典《BOCKUS GASTROENTEROLOGY》提示,將有做健康檢查和沒做健康檢查的人群相比較,有做健康檢查者在死亡率方面有百分之五十的下降,這表示疾病的預防是非常重要的。
根據統計,約有百分之七十五的人屬於「亞健康」的族群,雖然沒有達到疾病的階段,但從臨床的檢驗數據或基因變異卻已經能找到潛藏的危險因子,稍不留意就會惡化成疾病。 若能正視這些徵兆,及早重視健康管理並維持良好的生活型態積極改善,就能重拾健康。
一般疾病的成因,多半是先天與後天的因素交互影響之下所造成,包括人人聞之色變的癌症也不例外。 舉例而言,大腸直腸癌的危險因子就包括:
先天基因遺傳: 具家族遺傳史、經基因檢測出高風險者。
飲食:低纖維、高熱量、高油脂食物與過量的紅肉。
生活習慣:抽菸、喝酒、不運動、排便不正常。
如果具有以上的因素,就要定期的追蹤檢查,及早發現及早治療,可大大降低癌細胞惡化或擴散的機會。有特殊家族病史的人,可透過「基因檢測」判斷罹病的風險和機率,檢測的項目可依據家族病史與個人比較擔心的健康狀況選擇。若檢測結果發現自己是高危險群,便可透過改變生活習慣與環境因子來降機發病的機率或延緩發病的時間。
預防醫學的下一步,是醫未病之病 ,結合基因檢測與定期健康檢查,隨時關注自己的健康,適度尋求專業醫療人員的協助,規劃個人專屬的健康管理計畫,防範於未然。維護自身健康的責任是自己,不是醫院; 健康的促進是要落實預防醫學的概念,實踐健康的生活方式,而不僅僅是依賴醫療單位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