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和父母谈条件的孩子往往都有个也喜欢“威胁利诱”(美其名叫做“赏罚分明”)来管教孩子的父母:“你赶快吃完这碗饭,我就给你吃两个果冻(或是多给你一张贴纸)!”、“你再不去洗澡,我就要记你两个叉叉了!”
孩子于是很快就学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进而要求父母:“如果我吃饭前就把功课写完,那你就要让我多玩半小时计算机!”、“你让我星期六和同学出去玩,我星期天就会把房间都收拾好!”,然而吃饭、洗澡、写功课、整理内务,不都是孩子份内该做的事吗?
父母想用条件来威逼或作为诱饵,让孩子承担起责任、做出正确的行为,但孩子也会用条件来卸责(你不给我,我就不做!),或是藉以达到自己的目的(我如果...你就要...),其结果就是亲子双方计较来、计较去的互争权力——在这个家里,谁说的才算?最终父母只会教养出一个工于(利益)计算、只讲权力不尽义务的孩子。
所以父母不喜欢孩子总是和自己谈条件,那么自己首先就不要做个“条件交换”的爸妈,如果孩子要跟你“讨价还价”,直接告诉他:“对不起!亲爱的,不行就是不行!”或者:“这是你自己的事,要不要做?要怎么做?都是你的选择,因为是你要去承担。”然后就闭起嘴巴不要再说了。

想讓孩子乖乖吃飯?2個小遊戲搞定
聰明育兒!掌握3要點養出快樂小孩
教出「媽寶」?當心3大因素易養成
少子化衝擊,血液存量面臨挑戰!新版「捐血者健康標準」擴大捐血族群
今年流感病毒株大魔王是誰?什麼是流感三部曲?「流感重症OUT!」衛教開跑
糖胖症僅控糖減重還不夠,器官保護不可少!「診間4問」啟動心腎體重全面保護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89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