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都有鼻窦炎的困扰,可是提到动手术,往往令人却步,担心手术有风险。目前对于鼻腔鼻窦手术的主流是一种微创手术,即功能性内视镜鼻窦手术为主,不但能使手术进行更精准,伤口小、恢复快,也都是优点之一。
一名36岁的陈小姐左眼视力模糊半年,核磁共振检查发现左侧翼腭窝巨大神经鞘瘤侵犯至上颔窦、筛窦、蝶窦及眼窝压迫视神经,经由导航系统辅助功能性内视镜手术切除肿瘤,病人于术后视力进步。
台北荣民总医院耳鼻喉部鼻科蓝敏瑛医师表示,鼻窦是围绕在眼眶及鼻腔周围与鼻腔有相通的气化骨,内衬呼吸上皮。鼻窦总共有四对,分别是额窦(位于前额)、上颔窦(在鼻腔外侧)、筛窦(在两眼中间),以及蝶窦(在鼻腔后上部)。鼻窦若因细菌、霉菌等感染造成鼻窦内衬黏膜的发炎反应,就称为鼻窦炎。
目前对于鼻腔鼻窦手术的主流是以功能性内视镜鼻窦手术(Functional Endoscopic Sinus Surgery,简称FESS)为主。是利用内视镜将鼻腔及鼻窦内病变的组织去除,并恢复鼻窦开口通畅,使鼻窦内纤毛的功能恢复正常。
功能性内视镜手术是一种微创手术,适应症包括慢性鼻窦炎、急性鼻窦炎并眼或脑部并发症,及鼻腔鼻窦肿瘤等。由于内视镜手术视野受限,对于鼻腔鼻窦解剖构造需有详尽的了解,才能避免于手术中迷失方向。
此外,拜现今科技进步所赐,导航系统辅助手术已经成为临床手术的最新趋势。导航系统辅助手术乃是将患者术前的影像先上传到电脑系统,再利用光学定位的原理及极精密的仪器,在术中即时建立患部3D立体定位影像及手术器械与病患手术部位彼此的相对位置,使医师在手术时能避免伤及到重要的结构,达到降低手术风险,减少手术时间及增加手术准确性的目的。
藉由电脑掌握手术器械与开刀处的相对位置,能有效指引医师开刀,随时检查开刀的位置与情况。运用电脑手术导航系统辅助鼻腔鼻窦手术,能使手术定位更精确,并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可能性,让患者手术更有保障,以增进病患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