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2/9/30 上午 09:59:22

神經衰弱增疲累感 先改善生活習慣

(關鍵字: 神經衰弱 , 自主神經失調 , 馬大元

林先生今年40出頭,是一位事業有成的電子公司小主管,拼勁十足的他,最近因為一次重感冒,休養了兩周。回到公司後,他發現自己力不從心、注意力不集中,尤其遇到有壓力或須動腦的情況下,很快就會疲累,常常頭暈、頭痛、肌肉痠痛、胸悶、心悸,身體到處出現不舒服。

不論是「神經衰弱」或是「自主神經失調」,建議的治療方向為先排除有其他身體狀況,若患者身體檢查是正常的,接下來應做的是改變生活習慣,比如養成規律運動習慣,避免吸菸與過量喝茶,學習適當排遣壓力。(攝影/黃志文)
不論是「神經衰弱」或是「自主神經失調」,建議的治療方向為先排除有其他身體狀況,若患者身體檢查是正常的,接下來應做的是改變生活習慣,比如養成規律運動習慣,避免吸菸與過量喝茶,學習適當排遣壓力。(攝影/黃志文)

大千綜合醫院南勢分院院長馬大元醫師表示,臨床上許多像林先生這樣的患者,一就醫就說自己的不舒服,恐怕是「神經衰弱」或「自主神經失調」引起。事實上這兩個名詞原義不太相同,前者是一個正式的疾病診斷,後者則是一個常被誤用的症狀描述。

依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疾病診斷系統,「神經衰弱」(neurasthenia)指的是一種長期存在的「身體」或是「心理」的疲累、無力與消耗感,常會合併其他或多或少的身體不適,如頭暈、頭痛、失眠或昏昏欲睡、肌肉關節痠痛等。

患者會對身心狀況高度關切,一有身體或是心理的勞動,很快就會有疲累感出現。注意力不集中,有時易發脾氣。即使休息也很難完全放鬆,疲累感不易完全恢復,長期下來常影響工作、人際互動、甚至家庭生活。

至於「自主神經失調」( autonomic dysfunction),原義指的是神經受損導致交感與副交感神經無法發揮正常的協調功能,例如脊髓損傷後常見的姿勢性低血壓、週邊神經炎導致之末梢循環與排汗異常等。

但近幾年自主神經失調常被拿來描述頭暈、心跳快、心悸、肌肉緊張、喉嚨緊、大腸激躁、頻尿、甚至焦慮、恐慌等身心症狀。

然而殊途同歸,馬大元醫師表示,不論是「神經衰弱」或是「自主神經失調」,建議的治療方向為先排除有其他身體狀況,如維他命缺乏、慢性肝炎、女性/男性更年期、荷爾蒙失調、心律不整等。

若患者身體檢查是正常的,接下來應做的是改變生活習慣,比如養成規律運動習慣,避免吸菸與過量喝茶,學習適當排遣壓力。若是症狀持續存在,不要諱疾忌醫、迷信偏方,應該接受藥物與心理療程,才得以改善症狀。

健康情報區

健康情報區

擁有更多的健康知識以及專題報導

你是哪種族群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