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52歲男性長期抽菸嚼檳榔數十年,曾罹患第3期鼻咽癌接受完整治癒,但在6年後的一次門診追蹤,卻再度發現0.5公分第一期上皮細胞癌,針對完整治癒的癌細胞竟然會再復發,可見檢驗儀器非常重要,才能早期發現癌蹤。
嘉義長庚醫院耳鼻喉科主任王文弘表示,要讓腫瘤無所遁形,希望能夠早期偵測到癌病灶,讓病灶容易被看見,且看得更清楚,目前窄頻影像(NBI)內視鏡是不錯的利器。NBI窄頻影像技術即是利用濾片使光線波長窄化,可突顯表層粘膜微血管及表面粘膜形態構造的原理,藉以早期辨識粘膜表層最早期癌病變,能夠清楚地觀察病灶表面的紋路、微細血管排列與粗細之變化,此技術如同照妖鏡般,能讓癌症無所遁形!
嘉義長庚耳鼻喉科在2007年首次引進NBI內視鏡檢查頭頸癌,對初診斷鼻咽癌的敏感度較傳統影像多達32%,對復發鼻咽癌的敏感度更多達50%。王文弘主任更表示,跨科團隊也發現NBI內視鏡在頭頸黏膜癌的早期診斷率,在癌前病變的分化不良階段就可以偵測到病變,此時甚至連最新的正子斷層攝影(PET-CT)都檢測不出來,目前這一系列研究成果已經發表在國際知名績優期刊高達7篇,引起國際間的高度重視。
嘉義長庚院長蔡熒煌表示,國民健康局民國97年癌症登記報告顯示男性10大癌症發生率中罹患頭頸部癌症(包括口腔口咽及下咽癌5349人、食道癌1849人、鼻咽癌1162人,總共8360人)新發個案總人數遠超過排名第一的肝及肝內膽管癌(7401人)。其中口腔癌及食道癌發生率仍持續攀升,然而現行的口腔黏膜篩檢並無法涵蓋高危險族群所有可能發生頭頸部癌症的位置。因此,嘉義長庚醫院成立窄頻內視鏡早期癌篩檢中心利用NBI對早期癌病變診斷的特點發展出頭頸部高階內視鏡篩檢模式 (Endoscopic multi-level screening protocol,簡稱EMLS),從口腔、鼻咽、口咽、下咽、喉及食道不同層次做全方位檢查。
醫師建議,只要有頭頸癌病史、家族中有人罹患鼻咽癌、血清中對抗EB病表的抗體較高者、長期嚼檳榔、吸菸、喝酒、不良口腔衛生、口腔癌的癌前病變 (如口腔白斑症、紅斑症、黏膜下纖維化、疣狀增生)等,罹患頭頸癌的風險都比較高。建議每3到6個月接受窄頻內視鏡檢查,以達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