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11月21日禮拜一出爐的聯合國全球年度愛滋病調查報告指出,全球死於愛滋病的人數不僅連3年下降,且已有將近50%的感染人口已接受治療,這表示全球投入抗愛滋長達30年的努力終於有了初步的成效。
《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引述聯合國愛滋協會(UNAIDS)的官員表示,「即便這幾年景氣低迷,愛滋防治仍舊展現些許的成效,特別是在非洲下撒哈拉地區(Sub-Sahara Africa),由於投入充足的抗愛藥物、男性提高割包皮的意願和改變性行為等習慣,都讓愛滋病的感染通報病例降到歷年最低,同時,愛滋病患者的存活人口也較往年增加。」
然而,愛滋病防治的成效並非大家所想如此樂觀。根據聯合國統計數據,在前蘇聯和中亞境內的一些國家,感染人數在2001到2010這10年之間爆增250%,主要跟共用針頭、性交易氾濫和男同性戀間不安全的性行為有關;此外,政府錯置醫療資源也是造成感染情況惡化的原因。以俄羅斯為例,2008年政府提撥1億8千多萬美金的預算進行愛滋防治,卻只有8百萬美金花在刀口上,其他的錢都不翼而飛。
調查報告中還提到,全球每年投入愛滋防治的160億美金中,超過一半是用在經濟衛生條件相對落後的國家,其中倡導改變性行為習慣的成效最為顯著,其次,投入適當的醫療資源進行防堵,特別是針對懷孕和正在哺育幼童的婦女,都可以有效地降低垂直感染的機率,估計一年就可以讓7萬名的嬰兒免於染病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