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季节转换的时候,忽冷忽热的天气,让许多过敏性鼻炎患者鼻子痒了起来,有些人因为症状迟未改善,常询问医师自己是不是「变成鼻窦炎」?耳鼻喉科医师表示,两者虽然有相关,但其实是不同症状,过敏性鼻炎患者可能因感冒而诱发鼻窦炎,但不会因过敏症状持续发作,就转变成鼻窦炎。
马偕医院耳鼻喉科医师王柏哲表示,过敏性鼻炎是因鼻黏膜肿胀,常见症状就是打喷嚏、流鼻水以及鼻痒、眼睛痒,最常见的发作原因就是过敏原刺激,在台湾来说,最常见的过敏原就是尘螨,天气冷热快速变化也是诱发因子,具有明确的时间性(季节变化)与地点性(接触到过敏原处)。
鼻窦炎则主要是感冒等上呼吸道感染引起,使得鼻窦的开口被堵住,细菌藏匿在里面导致发炎、蓄脓,因此会流出浓稠的鼻涕,由于属于感冒的并发症,因此一年四季都可能出现。
过敏性鼻炎患者有一部分的确也有鼻窦炎,但是跟过敏性鼻炎的严重程度未必相关,主要是这类患者鼻子状况不好,若没有妥善保养,除了常常接触到过敏原、也容易感冒,进而导致诱发鼻窦炎。
因此王柏哲医师建议,过敏性鼻炎患者除了避免接触过敏原,在季节转换时也要做好保暖,降低因寒风侵袭而感冒的风险。
不少过敏性鼻炎患者会使用洗鼻器,王柏哲医师指出,目前研究仅证实,洗鼻器对于术后的鼻窦炎患者有效,可以用水把鼻内的脏东西带走;然而对过敏性鼻炎患者来说,洗鼻子只有症状缓解,若边洗鼻子、又持续接触过敏原,鼻黏膜的肿胀恐无法获得彻底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