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2/6/29 上午 07:12:25

送遊民回家!10年逾8百遊送醫治療

(關鍵字: 遊民 , 北市聯醫松德院區

「幫遊民找到一條回家的路」,這是北市聯醫松德院區心靈守護站的終極目標,針對罹患精神疾病的遊民的協助治療,根據統計,過去10年來,送到松德院區的遊民,最年長的91歲、最年輕的是15歲。其中,有4成5的遊民病患,透過各單位的協助,找到回家的路。

松德院區精神社工科董秀珠表示,統計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自民國90年起至100年10月,十年之中總共服務了853位身分不詳、疑似有精神疾病的遊民朋友,而他們可能有著被親人誤解,或家庭不幸的過去,更常因生了病卻未能妥善接受醫療,也經常牽連至暴力犯罪與社會治安的問題。

在853位遊民病患中,約有47.6%被診斷為精神分裂症,27.7%被認為是急性精神病狀態或其他未分類的精神病,以及6.1%的情感性精神病。因此,他們絕大部分(約佔75%)真的是罹患嚴重精神病,而可能較受爭議的藥酒癮患者佔總遊民數的18.3%。

其中男性人數424,約佔總體的49.7%,女性人數429,約佔總體的50.3%;而在每年通常5月的時候,被送至松德的遊民人數、比例最高(約佔12%),12月及3月時候的人數、比例最低(都約佔6%)。

至於年齡分布,853位遊民被送至松德院區時的年齡分布情況,最年輕的只有15歲,最年長的則有91歲。再者年齡分布在41-50歲的遊民人數最多,約佔整體的31%,年齡在31-40歲的是其次,約佔整體的30%。也就是說,在31-50歲的遊民就佔了整體的60%以上,這年齡階段正是一般個人實踐生活理想與貢獻社會的重要階段。

有22.3%的精神疾病遊民是由中正區的警察送至松德院區,佔台北市12個行政區的首位,研判可能因為鄰近總統府、維安更加徹底,或因為火車站附近是較容易生存的棲宿地,或是因為有許多是來自外縣市的患者等等,都是可能的原因。

松德院區由急診、社區緊急醫療,再到急性病房、慢性復健病房,在臺北市政府遊民協助的整合網中,形成一個堅強的醫療團隊,不僅努力救治這群弱勢、被遺忘的病患的精神健康,更積極透過修補、重構社會與家庭支持網絡,期盼他們能夠更有健康與尊嚴的開展生活,10年來已獲致相當不錯的成效。

過去10年來,送到松德院區的遊民,最年長的91歲、最年輕的是15歲。(圖片/取材自松德院區官網)
過去10年來,送到松德院區的遊民,最年長的91歲、最年輕的是15歲。(圖片/取材自松德院區官網)
健康情報區

健康情報區

擁有更多的健康知識以及專題報導

你是哪種族群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