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齒的好壞不只影響個人形象,也決定了身體的健康,芬蘭學者日前在英國《British Medical Journal Open》期刊上發表論文指出,患有口腔疾病的人死於癌症的比例較一般人多出8成,呼籲平時多注意牙齦保健,避免「菌」從口入,降低死於癌症的風險。
美國《時代雜誌》(Time Magazine)12日報導,芬蘭赫爾辛基大學以及Karolinska研究中心合作,從1985年起追蹤近1400位民眾的健康狀況,24年後有58人死亡,當中38人死於癌症,女性以乳癌居多,男性則罹患不同類型癌症。在考量到遺傳、年紀、生活習慣等因素後,研究人員發現這些受試者口腔健康普遍不佳,牙齒表面不是佈滿牙菌斑(dental plaque),不然就是患有齲齒或牙周病(periodontal disease),可見兩者勢必存在著一定的因果關係。
研究人員表示,口腔是個細菌的大溫床,進食後不作適度的清潔,牙齦就容易受到感染而破皮出血,細菌便會順著血管侵入到體內其他部位,造成發炎,壞細胞的增生最終就導致腫瘤的生成;根據統計,5分之1以上的癌症即是透過腫瘤病變所致。
雖然不健康的口腔環境不等於一定會得到癌症,但已經有類似研究指出兩者間存在著一定的關聯,而且若牙齒不健康,咀嚼進食的能力受阻,消化道勢必首當其衝,因此維持好的口腔清潔習慣不論在什麼年紀都是十分重要的。

【查疾病】牙周病
宜蘭縣牙醫照護負擔重 達大台北6.8倍
男中重度牙周病 延誤治療一次拔7顆牙
女性心肌梗塞「這些」非典型症狀別輕忽!醫揭:女性心臟病防護4要訣
頭暈走不穩,竟是腦幹梗塞性腦中風!醫籲:牢記初期腦中風徵兆口訣「befast」
8旬嬤吃7種藥,血壓仍失控!「導管腎臟交感神經阻斷術」攻克難治型高血壓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89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