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男性把射精(ejaculation)當作性高潮的分水嶺,那麼女性高潮的定義相較之下就模糊許多,也因此「G點真的存在嗎?」這個命題就一直被大家討論著。美國一項相當有趣的研究發現,女性性器官內的確有所謂的G點,只是它實在是過於微小,才讓多數男性尋尋覓覓了好久都「無功而返」!
英國《每日電訊報》(The Telegraph)25日轉述一篇發表在《性醫學期刊》(Journal of Sexual Medicine)上的論文表示,美國一位婦科權威亞當博士(Dr. Adam Ostrzenski)透過解剖的手段在一名83歲女性的遺體中找到了「G點」(G-Spot),也就是位於陰道前壁(anterior vaginal wall)一個8.1mm乘3.6mm約半個指甲大的區域,確切地來說,它被包覆在近似葡萄狀的囊袋結構中(sac structure),亞當博士將它取出後進一步分析,發現上面佈滿了神經且可以延展成手風琴(accordion)的形狀,推測當男性的性器官觸碰到G點的瞬間會整個膨脹,為女性帶來高潮(organism)的感覺。
1950年代德國的婦科權威格雷芬格(Ernst Gräfenberg)首先提出女性體內必有一特定的區域會讓女性在性交的過程中達到高潮,也因此大家習慣用她姓氏字首G來命名這個點,然而它的存在與否幾10年來眾說紛紜,至今尚未有定論。2012年初美國一名泌尿科醫生Amichai Kilchevsky在研究自1950年代以來上百篇的論文後,主張並沒有明確的證據顯示G點確實存在,他同時也質疑這項報告的公信力,指出作者在不了解該名婦女過往性史的前提下,僅靠單一解剖樣本就妄下定論,似乎有失嚴謹,此外他也認為這個G點應該只是陰蒂(clitoris)內側的一部份罷了。
過去一個世紀以來,男女平權的體現除了在法律權利、職場參與、家庭分工之外,在性生活上的角色扮演與滿足亦開始被重視;而台灣在90年代發起了第1波的女權運動中,揭示了「只要性高潮,不要性騷擾」這句相當經典的口號,充分地宣示了女性在床上的自主權;或許G點的發現不單純只是滿足男性的幻想,也讓女性從過去傳統的角色中解脫,性愛不再是為了傳宗接代而必須「忍痛」的經歷,而是個充分愉悅值得細細品嘗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