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发生在安宁病房的真实案例,一位母亲历经丈夫家暴砍杀、独自抚养孩子,孩子却癌末往生的故事,真人实事登上舞台演出,由北医大医学系、护理系推出自制的「天使的泪光」医护人文舞台剧,将于5月25日(五)晚间六点半于台北医学大学医学综合大楼后栋16楼国际会议厅演出,将撼动你我内心深处的同理心。
一名53岁遭受家暴的事件主角张妈妈,是一位在菜市场磨菜刀的小贩,20几年前丈夫突然拿起菜刀往张妈妈身上砍,当时家庭暴力防治法还没立法,她被送到计程车上按住自己的伤口,计程车司机还叫她不要睡着以免失去意识,后来住进了加护病房和死神搏斗,丈夫后来因为伤害罪(公诉罪)被判入狱3年,正当张妈妈以为自己可以脱离丈夫的家暴伤害时,丈夫出狱后往孩子就读的学校找,逼迫张妈妈出面和他重新生活,但丈夫还是常常对张妈妈拳脚相向,逼迫工作赚钱供给喝酒,最后却因为长期酗酒罹患肝癌往生。
在医院急救过程前,丈夫对张妈妈说:『妳愿意原谅我吗?』,急救后没多久就在医院加护病房过世......,96年5月张妈妈27岁的孩子因为肝癌住进安宁病房,孩子不甘愿自己就要提早离开人世而情绪激动,张妈妈紧握着孩子的手拥抱痛哭,陪着病人度过生前最后时刻的医师、护理人员、社工师不断地帮助病患能没有遗憾及痛苦的离去,张妈妈说:『如果人到了最后一刻还要拼到最后一秒钟,我会舍不得。』
台大家医部缓和医疗病房姚建安医师表示,在台湾平均不到4人就有1人因癌症而过世。由于医疗的进步,民众在家善终的情形越来越少,多数人选择在医院中「拼」到最后一口气。而束手无策的医疗人员,眼见末期病人病情逐渐恶化,也大多采取逃避的态度,避免进一步的应对交流,故末期病人在医院中彷佛是是被放弃的一群。「安宁病房」提供人性化照顾的场所,但国人至今仍对「安宁病房」抱持误解,以为是「等死」的地方,甚至第一线的医疗工作者亦常常认知不足,导致诸多憾事发生。
由于现今社会开始重视人的价值及病人权益,不但病人有被告知的权利,使越来越多的病人希望知道自身疾病的真相,以便及时给自己做最好的安排,并且要求能在人生最后的时日里,在无痛无悔的环境中有尊严的死。因此现今医疗的观念从治愈开始走向照护或照顾,而安宁病房就是一个提供人性化照顾的场所。它所提供的是身体的医疗、精神与心理的支持、家庭与社会的关怀加上灵性的抚慰及引导。
台北医学大学护理系院长,也是『医护人文剧』课程指导老师林佳静指出,安宁疗护的根本概念是达到病人所想要的生活方式的照顾模式。藉由缓解病人身体的痛苦症状,加上心理及灵性的协助,提升病人生活品质,安详尊严地走完人生最后一程,达到善终。安宁疗护对于临终的病人透过专业的医疗团队的照护,结合医师、护理师、宗教人员、社工师、营养师、药师、物理治疗师及义工等人力,提供完整的医疗照顾,帮助家人及亲友学习照顾的技巧,使病人在生命的最后阶段能减轻因疾病所产生的身体与心灵的痛苦,使生活品质能够提升且可以死得有尊严。
『天使的泪光』舞台剧演出,除了宣导家庭暴力及安宁疗护外,其最大目的是替更多正在遭逢家暴不幸的妇女发声,希望她们能勇敢站出来,让自己能够脱离被伤害的机会。演出将于5月25日(五)晚间六点半于台北医学大学医学综合大楼后栋16楼国际会议厅演出,本活动不需索票、免费入场,活动官方网站http://www.tmu.edu.tw,洽询电话:0933-134-103 或02-2736-1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