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病例持續狂飆,如果有一天辦公室同事確診了,大家最關心的應該是「我需要居家隔離嗎?」「我還能繼續到公司上班嗎?」「我是不是高風險感染患者?」「何時該做快篩?」華人健康網以下特別整理出自主應變風險評估3大關鍵,讓你快速一次掌握。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調整居隔匡列標準,密切接觸者僅匡列「同住親友」及「同住室友」,且5/8起,同辦公室或同工作場域密切接觸同事,出現確診個案時「不匡列居隔」,而以暴露風險高低實施防疫假,依其「持續營運計畫」採取「3-7天自主應變方式」。
指揮官陳時中表示,若職場中出現確診者,會以是否有高感染風險、有無症狀,及是否完整接種疫苗為3大評估重點。
一、職場同事確診了,我該怎麼做?
先來看「職場同事確診了,我該怎麼辦?」因為每個人與確診同事接觸的頻繁程度不同,目前不會匡列居隔,但須自主應變3-7天,所以先分辨自己是屬於高風險或低風險者,再決定是否該採取的應變措施。
先依下列3原則進行風險評估:
1.是否為高感染風險者:如在無適當防護下,24小時內與確診者面對面接觸累計超過15分鐘,就屬於高風險接觸者。
2.是否有症狀。
3.是否已完成COVID-19疫苗追加劑接種達14天(含)以上。
職場同事確診了,我還要上班嗎?
另外,大家也會關心,「如果同事確診了,我還要上班嗎?」若有症狀時,必須先做快篩,如果沒有症狀者,可以持續上班。但是無症狀卻未完整接種疫苗者,則需自我隔離或居家辦公3天,如果持續上班者,每1-2天需做快篩,直到接觸日滿7天為止。倘若出現症狀時,就必須做快篩。
【高風險者】
1.有症狀者,做快篩。
2.無症狀者已接種3劑滿14天:持續工作,自我健康監測至最後接觸日滿7天,若有症狀出現,即快篩。
3.無症狀者未完整接種:自我隔離/居家辦公3天(若持續上班者則於之後每1-2天執行抗原快篩,直到接觸日滿7天),若有症狀出現,即快篩。
【低風險者】
1.有症狀者,做快篩。
2.無症狀者,持續工作。




乳癌可能是吃出來的?營養師:避開6大NG食物,13招吃出健康
梅雨季濕疹、白帶多,小心濕氣趁虛而入!中醫師:按摩4大穴位去濕消腫
疲勞、壓力大?你屬於3大類疲勞哪一種?日醫教你4招簡單伸展運動,紓解壓力
少子化衝擊,血液存量面臨挑戰!新版「捐血者健康標準」擴大捐血族群
全台首例!「子宮轉置手術」為直腸癌女患者保留生育希望,成果登國際期刊
RSV對全齡威脅,恐釀呼吸道重症風險!醫籲:不僅左流右新,RSV疫苗+1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89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