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衛生組織WHO定義「新冠長期症狀」通常發生在已確診或可能被新冠病毒感染的人身上,通常在染疫後3個月內出現、持續至少2個月,因此患者的復健也顯得相當重要。台灣復健醫學會與台灣心肺復健醫學會及台灣運動醫學學會於今12日合作舉辦「心肺復健專題講座:新冠肺炎後疫情時代之復健」,特別邀請感染科醫師與復健醫學專家來分享有關新冠肺炎的藥物治療,以及感染新冠肺炎後可能產生的後遺症與復健治療。
4成比率病人在感染後會有肌肉骨骼、心肺功能、神經、精神症狀的併發症
台灣心肺復健醫學會理事長、佳里奇美醫院院長周偉倪醫師說明為何COVID-19需要急性後期照顧,解隔離只是康復的第一步,而後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約莫有4成比率的病人在感染後會有肌肉骨骼、心肺功能、神經、精神症狀的併發症,這些併發症多會維持4到5個月之久,造成的功能平均下降36%、生活品質平均下降達52%、減少工作產能等造成不可忽略的深遠影響。
急性後期照護是以跨專業團隊來提供協調性服務,於病情穩定後,在短期內達到個人化身體功能恢復,在有限的期間之內,以住院、日間照護、居家模式提供病人因為疾病造成的各種功能障礙專業服務,讓病人醫療的可近性提高,避免長期的後遺症產生。健保署目前根據急性後期照顧的精神,推出「COVID-19 染疫康復者門住診整合醫療計劃」,以專任的胸腔科或感染科為主責科別,結合其他專科與專業人員,來提供康復者後遺症之整合照護。開辦的醫院要設整合門診,方便康復者接受會診並兼顧就醫隱私。
新冠肺炎染疫的復健,會依據不同疾病嚴重度,給予合適復健
台中榮民總醫院復健部主任程遠揚醫師介紹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者的復健治療指引,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病患,可能因肺部發炎引發後續的肺纖維化、因病毒侵犯心血管系統引發心臟功能的受損,以及在住院期間長期臥床而造成四肢肌力喪失和心肺耐力下降,導致後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缺乏,即使是輕症患者,也常因為疾病帶來的倦怠無力感,導致大幅減少日常生活的活動,提升了失能的可能性。針對新冠肺炎染疫的復健,會依據不同疾病嚴重度,給予合適復健。像是對於輕症患者,以維持心肺耐力、避免失能為介入目標;對於易喘及痰液很多的患者,需促進痰液排除以及有效呼吸;對於插管病人,則應早期床上活動,避免臥床併發症。
臺大醫院復健部主治醫師莊泓叡醫師強調多專業、整合性團隊的復健評估及介入,有助於處理病人多面向的問題。住院中早期介入可以預防併發症、減少肌肉流失、促進回復病前功能與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出院後之心肺復健也能促進心肺適能及生活品質。
病患住院期間,及早進行呼吸運動及肌力復健
臺北榮民總醫院復健醫學部主任周正亮醫師分享北榮復健部經驗,病患在住院負壓隔離期間,北榮復健團隊開發視訊復健 APP,協助染疫者強化心肺功能,及早進行呼吸運動及肌力復健,以避免長期住院造成活動力下降,引起各種併發症。病患在病房即可利用手機「醫療AR教學APP」,自主決定適合運動時間,藉由AR正確聲音口令,以及手機鏡頭看到動作正確性,直接達到視覺與聽覺的回饋。運動過程中如有任何疑問或任何不適,也可以利用通訊軟體回饋給醫師/治療師進行調整。並成立「新冠肺炎康復特別門診」,以胸腔內科與感染科為主導,以照會的模式,結合復健科、中醫科、精神科、皮膚科、心臟內科及營養室成立聯合門診,提供病患完整的醫療照護。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復健醫學部主治醫師林昀毅分享北醫大復健部經驗,將COVID-19 患者全程復健醫療可分為幾個階段:(1) ICU:重症復健、(2) 專責隔離病房:視訊復健、(3)解隔後普通病房:床邊復健、(4)轉復健病房:住院復健、(5)出院:遠距門診+門診復健。新冠重症患者之復健,於加護病房內即應盡快評估及施行,並持續到出院後銜接至後新冠復健門診,安排後續各項檢查評估追蹤,依評估結果安排相關治療。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病患,感染後所造成的影響不僅限於肺部,也可能造成其他器官系統的問題,約有三分之一病患雖感染症狀緩解,但康復後仍產生「新冠長期症狀(Long COVID syndrome)」,例如肌肉骨骼、心肺功 能、神經、精神症狀等多系統症狀,部分症狀可藉復健治療改善,藉由多專業與整合性團隊的復健評估及介入有助於處理病人多面向的問題,讓患者重新遠離不適、避免併發症並擁有好的生活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