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2021/6/9 上午 11:36:40

又爆醫護插管染疫!急診醫籲:高流量鼻導管供氧可替代,應健保給付

(關鍵字: 插管 , 陳志金 , COVID-19 , 鼻導管 , 陽明醫院

(圖片/取材自Icu醫生陳志金臉書)
(圖片/取材自Icu醫生陳志金臉書)

這麼耗費人力的治療,健保給付也是「零元」!尤其在新冠肺炎時,需要更多人穿著防護衣在做這件事,而做這件事的回報是:病人和家屬的感謝、病人的康復、醫療團隊的成就感,獨獨沒有任何金錢上的回饋!還願意這麼做的重症團隊,真的是很佛心。

Icu醫生陳志金表示,以上這兩項,重症醫學會這兩、三年來,極力向健保署申請給付,都沒有通過。希望經由此次疫情,能夠讓官署瞭解這些處置的重要性,有機會通過給付。

此外,陳志金醫師希望利用這個機會,讓大家瞭解重症醫療的困境,還包括「請重視重症醫師」與「請給重症醫師一個名份」:

請重視重症醫師:

重症醫師和團隊經常是關在加護病房內和死神搏鬥。但是,民眾對重症醫師大都不瞭解,「重症」醫師還經常被誤認為是「急診」醫師。所以,阿金醫師才會成立粉專、才會刻意使用「ICU」這個名稱、才會出版《ICU重症醫療現場》一書,希望有更多的人,能瞭解、支持、甚至願意投入「重症」領域。

請給重症醫師一個「名份」:

雖然重症界的前輩們,已經向衛福部爭取了多年,「重症專科」依然沒有被承認是「部定專科」,沒有獲得應有的名份與肯定。只有在重大災難或疫情時,像是SARS、流感、登革熱、塵爆、地震、火災、新冠肺炎時,才會偶爾被提起,災難、疫情過去了,令人担心這個「專科」又會再度被遺忘。

不要在有需要的時候,才會想起重症醫師!重症醫療,是養兵千日用在一時的「基礎高速公路建設」,是需要花費來維護的。平日就要投入資源栽培、建立好的制度,等到萬一發生重大災難或是疫情的時候,才能夠發揮它的最大效能。

ICU醫生陳志金臉書

陳志金醫師於他的新書《ICU重症醫療現場》也曾提過疫情的30點有趣觀察。

健康情報區

健康情報區

擁有更多的健康知識以及專題報導

你是哪種族群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