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21/5/25 上午 11:21:20

《醫護心聲》本土疫情危機,來自急診的聲音…第一線醫護心聲登上《BBC》

(關鍵字: 護理師 , 醫師 , BBC , 醫護人員 , COVID-19

台灣COVID-19疫情持續緊繃,在短短10天內,就爆發了逾3000件本土案例!站在第一線的醫護人員,承受巨大的壓力。有護理師說:穿上全套的兔寶寶(防護衣),無法喝水也無法上廁所…,還有醫師說:為雖然我們很忙很熱很累,也還是願意替你解決擔憂,但可能語氣不會很溫柔,表情沒辦法充滿笑容…,這一些醫護心聲,登上了《BBC中文》網站。

為了解目前醫院前線的工作現況,以及醫護人員對這場本土疫情的觀察,《BBC中文》記者前往台北市萬芳醫院急診市,採訪了3名站在危險的最前端「戰疫」的台灣第一線的醫護人員。

張曼娟貼文:「他們也是別人的兒女、兄弟姐妹、配偶和父母」

根據《BBC中文》報導,台灣作家兼學者張曼娟,日前也轉貼了台北市萬芳醫院急診室護理師的現場工作照片,在臉書上發布一則貼文,對第一線抗疫的急診室護理人員表示感激:「『我定睛注視這張照片,不超過三秒便移開目光,怕自己落淚。

或許是因為這幾年進出萬芳醫院太多次,或許是進出急診室好幾次,這其中一定有幫助過我的醫護人員。在我眼中,他們不過是孩子,卻扛負著巨大的身心壓力,站在最前線,為保護我們而戰。他們也是別人的兒女、兄弟姐妹、配偶和父母。』」

護理師Evelyn:穿兔寶寶裝找空檔喝水,就要重來一次防護衣標準流程

《BBC中文》記者採訪今年30多歲,在台北市萬芳醫院急診室擔任護理工作已有10多年的Evelyn。她今年初剛生產完,在忙碌的育兒與工作途中,遇到了來勢洶洶的這一波本土疫情,與同事們幾乎是沒日沒夜地忙碌著。

她表示,目前工作時間都是8小時,一天有3班。「『就像很多人知道的,穿上全套的兔寶寶(防護衣),無法喝水也無法上廁所,而我們急診室就是第一關。許多同事因為體質的關係,比較難排汗,十分需要喝水,就特別辛苦,勉強在途中可以找到空檔喝口水,但穿脫防護衣,又要重來一次SOP(標凖作業)流程』」。

每一位醫療人員和檢測人員,在上下班時都要嚴格地按照程序穿脫防護衣,全身上下都清潔及消毒才離開崗位,再把工作日誌完成後才下班。但是,她們確實也有擔憂,怕染上病毒,傳播給親人,因此,為求安全起見,許多醫護人員最近都跟家人分房就寢。

健康情報區

健康情報區

擁有更多的健康知識以及專題報導

你是哪種族群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