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经常容易忽略「那话儿」也有可能长癌,也就是阴茎癌。一名36岁男性,原本就有包皮过长的问题,因包皮上有0.5公分溃疡而就医,治疗3周,症状没改善,且溃疡范围扩大,并长出白色菜花状肿瘤。由于包皮过长,当肿瘤出现后,包皮退不下来,必需进行包皮环切术,经病理检查发现为罹患阴茎癌。
根据卫生署统计,2006年阴茎癌的发生率排名28名,在泌尿道肿瘤中并不少见。从临床经验来看,阴茎癌的患者多半是包皮太长、太紧而没有接受手术,或卫生习惯不良的人。有人统计出生即接受包皮环切手术的犹太人,得阴茎癌的比例几乎是零,可见包皮在形成阴茎癌的过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书田诊所泌尿科主任林儒廷指出,发生阴茎癌的原因,包括局部的卫生不良是最有关系的危险因子,但也有部分研究认为与人类乳突瘤病毒相关。有另一种观点则是认为包皮垢造成包皮及龟头的慢性发炎,而诱发病变成癌症。好发部位以龟头最多,其次是包皮及阴茎主干。
林儒廷医师表示,初期阴茎癌常在包皮或龟头上呈现乳突状或菜花状,或是表皮溃疡状长出一个小硬结节等,再逐渐扩散到整个龟头与阴茎主干。有时会伴随着疼痛、出血、小便时有受刺激的感觉、有恶臭的脓状分泌物,股淋巴结、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等。主要扩散方式是经由淋巴系统,首先侵犯股淋巴结及腹股沟淋巴结,再至骨盆腔内。
在诊断方上因为肿瘤大多外露在阴茎上,切片较易,病理诊断较易获得。但表现出来的症状与梅毒性下疳(syphilitic chancre)、尖形湿疣(condyloma acuminata)等疾病类似,需透过组织切片来鉴别。
目前治疗阴茎癌以手术切除为主,若需保持阴茎的完整性时,则会以电疗、动脉化疗、放射线等作为考量。为了让这一名患者保持阴茎的完整性,所以进行放射线治疗,术后恢复状况良好。
提醒当阴茎外观有变化,反覆发炎,治疗效果不佳,甚至有白色菜花状溃疡等情况,应特别注意是否有癌变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