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4/1/7 下午 08:08:02

那話兒長癌!包皮潰瘍菜花狀小心陰莖癌

(關鍵字: 林儒廷 , 包皮 , 陰莖癌

男性經常容易忽略「那話兒」也有可能長癌,也就是陰莖癌。一名36歲男性,原本就有包皮過長的問題,因包皮上有0.5公分潰瘍而就醫,治療3週,症狀沒改善,且潰瘍範圍擴大,並長出白色菜花狀腫瘤。由於包皮過長,當腫瘤出現後,包皮退不下來,必需進行包皮環切術,經病理檢查發現為罹患陰莖癌。

發生陰莖癌的原因,包括局部的衛生不良是最有關係的危險因子。
發生陰莖癌的原因,包括局部的衛生不良是最有關係的危險因子。

根據衛生署統計,2006年陰莖癌的發生率排名28名,在泌尿道腫瘤中並不少見。從臨床經驗來看,陰莖癌的患者多半是包皮太長、太緊而沒有接受手術,或衛生習慣不良的人。有人統計出生即接受包皮環切手術的猶太人,得陰莖癌的比例幾乎是零,可見包皮在形成陰莖癌的過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書田診所泌尿科主任林儒廷指出,發生陰莖癌的原因,包括局部的衛生不良是最有關係的危險因子,但也有部分研究認為與人類乳突瘤病毒相關。有另一種觀點則是認為包皮垢造成包皮及龜頭的慢性發炎,而誘發病變成癌症。好發部位以龜頭最多,其次是包皮及陰莖主幹。

林儒廷醫師表示,初期陰莖癌常在包皮或龜頭上呈現乳突狀或菜花狀,或是表皮潰瘍狀長出一個小硬結節等,再逐漸擴散到整個龜頭與陰莖主幹。有時會伴隨著疼痛、出血、小便時有受刺激的感覺、有惡臭的膿狀分泌物,股淋巴結、腹股溝淋巴結腫大等。主要擴散方式是經由淋巴系統,首先侵犯股淋巴結及腹股溝淋巴結,再至骨盆腔內。

在診斷方上因為腫瘤大多外露在陰莖上,切片較易,病理診斷較易獲得。但表現出來的症狀與梅毒性下疳(syphilitic chancre)、尖形濕疣(condyloma acuminata)等疾病類似,需透過組織切片來鑑別。

目前治療陰莖癌以手術切除為主,若需保持陰莖的完整性時,則會以電療、動脈化療、放射線等作為考量。為了讓這一名患者保持陰莖的完整性,所以進行放射線治療,術後恢復狀況良好。

提醒當陰莖外觀有變化,反覆發炎,治療效果不佳,甚至有白色菜花狀潰瘍等情況,應特別注意是否有癌變的可能。

健康情報區

健康情報區

擁有更多的健康知識以及專題報導

你是哪種族群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