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手后没擦干,细菌不减反增?根据疾病管制局最新民调显示,国内超过6成民众洗手完没擦干,未落实洗手动作,「洗了等于白洗」。
世界洗手组织指出,每年在逾80个国家推动「用肥皂洗手」,国际公认最有效、最省钱的传染病防治方式就是用肥皂洗手。疾管局针对国内民众洗手行为进行调查,超过6成未落实正确洗手步骤,包括以肥皂洗手,并配合搓揉动作,洗完手擦干,若缺少一项即为不正确洗手方式,另近5成民众洗手时,没有每次使用肥皂或洗手乳的习惯,约3成民众洗完手不会将手擦干。
「肥皂勤洗手、擦干后再走」,疾管局副局长施文仪表示,用肥皂洗手能有效防治传染源上身,透过肥皂或洗手乳成分中的界面活性剂洗涤,加上十指搓揉动作,就能将大多数的脏污,从指间或掌纹洗去。
研究也证实,使用肥皂洗手并配合搓揉,能减少至少5成的细菌,世界洗手组织也表示,用肥皂洗手可降低约4成腹泻罹病率,且能有效预防肠道及呼吸道传染。
马偕医院小儿感染科主治医师黄瑽宁也指出,根据振兴医院研究发现,洗手后若没有擦干,附着在双手表面的细菌会比洗手前增加84%,他以门诊经验发现,不少重复感染肠病毒的小朋友,会到学校戴口罩防止传染源散播,但这其实对人际关系有害处,还不如正确勤洗手。
疾管局推广洗手五步骤「湿、搓、冲、捧、擦」,可降低50%的细菌数,然后再用肥皂搓揉,加强脏污清除,并邀集民间企业共同推全民洗手运动,希望全面推广正确的洗手观念,没提供烘手机或擦手纸公厕,也将行文至各地卫生局,草拟相关处罚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