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手後沒擦乾,細菌不減反增?根據疾病管制局最新民調顯示,國內超過6成民眾洗手完沒擦乾,未落實洗手動作,「洗了等於白洗」。
世界洗手組織指出,每年在逾80個國家推動「用肥皂洗手」,國際公認最有效、最省錢的傳染病防治方式就是用肥皂洗手。疾管局針對國內民眾洗手行為進行調查,超過6成未落實正確洗手步驟,包括以肥皂洗手,並配合搓揉動作,洗完手擦乾,若缺少一項即為不正確洗手方式,另近5成民眾洗手時,沒有每次使用肥皂或洗手乳的習慣,約3成民眾洗完手不會將手擦乾。
「肥皂勤洗手、擦乾後再走」,疾管局副局長施文儀表示,用肥皂洗手能有效防治傳染源上身,透過肥皂或洗手乳成分中的界面活性劑洗滌,加上十指搓揉動作,就能將大多數的髒汙,從指間或掌紋洗去。
研究也證實,使用肥皂洗手並配合搓揉,能減少至少5成的細菌,世界洗手組織也表示,用肥皂洗手可降低約4成腹瀉罹病率,且能有效預防腸道及呼吸道傳染。
馬偕醫院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黃瑽寧也指出,根據振興醫院研究發現,洗手後若沒有擦乾,附著在雙手表面的細菌會比洗手前增加84%,他以門診經驗發現,不少重複感染腸病毒的小朋友,會到學校戴口罩防止傳染源散播,但這其實對人際關係有害處,還不如正確勤洗手。
疾管局推廣洗手五步驟「濕、搓、沖、捧、擦」,可降低50%的細菌數,然後再用肥皂搓揉,加強髒汙清除,並邀集民間企業共同推全民洗手運動,希望全面推廣正確的洗手觀念,沒提供烘手機或擦手紙公廁,也將行文至各地衛生局,草擬相關處罰措施。

本土首例登革出血熱死亡 高雄市現蹤
運用雲端科技 病患資訊一手掌握
9月10日自殺防治日 媒體報導應自律
乳篩不痛、免緊張!全球最新型乳房X光攝影登場,守護女性健康
藥物引發嚴重過敏「史帝文強生症候群」!急性過敏風暴後,自體免疫疾病風險增加
多巴胺濃度低下恐陷憂鬱!遠離「速效多巴胺」,別犯6大NG行為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89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