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訂為自殺防治日,根據統計,去年台灣成功將自殺排除於十大死因外,但自殺率仍達每十萬人13.6人,依照世界衛生組織定義,自殺率只要每十萬人超過13人,都算高自殺率國家,台灣過去的努力,已經讓自殺率下滑,然仍有努力改善的空間。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一般精神科主治醫師陳映燁表示,自殺率的變動與經濟因素有關,經濟景氣不佳時,自殺率上升,台灣狀況的確也是如此,經濟景氣差,往往伴隨自殺率上升。但台灣2003年後經濟狀況改善,自殺率並沒有馬上隨之下降,比較鄰近香港可以看到,自殺率與失業率的走勢幾乎一致,也就是說,經濟不景氣的確與自殺率上升呈正相關,但經濟景氣回復並不代表自殺率必然下降,還有其他因素影響著台灣的自殺率。
然而,哪些因素讓經濟景氣改善以後,自殺率仍無法下降?陳映燁與研究團隊發現媒體自殺報導會「激化」台灣自殺率,此研究已經發表在英國雜誌Journal of Epidemiology and Community Health。
研究團隊分析比較死亡檔的自殺資料以及媒體報導的自殺新聞,發現台灣媒體報導自殺新聞過度報導燒炭自殺,傾向將男性自殺描繪成使用很罕見的自殺方法,而且是因為工作不如意自殺。過度報導女性攜子自殺,且傾向於描繪女性婚姻或感情不如意而走絕路,這樣的報導方式往往簡化自殺複雜性,很容易引人對號入座,此研究結果已經被世界自殺學會的官方雜誌接受發表。
陳映燁呼籲,自殺率的變化牽涉到許多複雜因素,但從目前台灣本土研究可以看到,從媒體自律著手或許可以有效減緩自殺仿效。